冬日里,黎明的曙光划破天际,透过薄薄的云雾直射在太阳能光伏电板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或许你曾看到过阳光洒在湖面时波光粼粼的梦幻场景,但眼前这由数以万计的太阳能光伏电板组成的阵列其产生的能量毫不逊色,壮观、绚丽!只叫那观赏之人发出阵阵的惊叹声。
这里天蓝、地绿、水清……
这里被誉为“资源宝地”、“光热之都”、“祖国聚宝盆”……
这里能满足你对诗和远方的一切幻想……
这里便是臂揽八百里瀚海戈壁的柴达木盆地。柴达木,这片蒙古语意为宽广辽阔的地方,总是给人们带来惊喜,从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曾经,在水天一色的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景区还未被开发之前,工人们还在盐田里用铁锹采盐,靠着脚下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省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等基础工业基地。但现在,轰隆的机械声也早已被往来游客的欢笑声所替代,无人问津的大漠戈壁也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势头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高耸的风力发电设施,以及绵延如海的蔚蓝色光伏、光热发电设备,抹去了昔日里的荒芜和孤独。
这里还有你不曾见过的诗与远方。
一望无垠的“镜面草原”映衬着头顶的蓝天和白云,太阳的每一束光和热都能在这个地方汇聚成能量,这对路边的游客和过路人来说也许是刹那间邂逅的景色,而对这个来自东北的“光伏人”刘文闯来说是梦想,是他的诗与远方。
守望着辽阔无垠的荒漠戈壁,扎根在高原高寒、干燥的艰苦环境里,这里究竟是有什么魔力吸引着一批批像刘文闯一样的“光伏人”不远千里、万里在这里设厂建楼。
“这里的阳光就像姑娘一样温暖。”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工程师刘文闯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时这样说道,刚到海西的时候,我们厂区选在了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大片荒漠中,气候干燥很难适应,周边的配套设施也没有现在完善,但太阳能就需要这样辽阔、干燥的地域。
的确,新能源产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快速崛起,仍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这里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全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h,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间,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位。加之境内可用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新能源发展的土地面积接近于我国的浙江省。
当第一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架设在大漠戈壁中时,亘古悠久的柴达木盆地便与现代化的清洁能源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光热示范电站拔地而起,并网运行;全国光热技术研发中心成功落户,格尔木、德令哈两市入围国家光伏产业领跑者基地……这一切预示着海西州正在迎来风电和光伏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走近“光热之都”,这里的景色美得与众不同。
顺着德令哈市区的公路驱车向西北方向直行20多公里,我们便能在3.3平方公里的狭长戈壁滩上一瞥海西新能源产业势头猛进的壮阔景象,这里便是令人震撼的“光热之都”在沙漠中拔地而生的缘起。
或许也正是因此,这条通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光伏产业园区的公路也被称作“金色大道”,映衬着道路两旁2.7万块光伏发电板组成的“蔚蓝海洋”。
来到这里,有一处景观是你不容错过的。稍许抬头看向天空,两座高达近百米的吸热塔耸立其间,这里便是中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区的所在地。
吸热塔塔尖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塔底25万片玻璃镜子组成的集热陈列将太阳光聚焦在塔顶的接受器上,想要领略这样蔚为壮观的场景,这里独此一家。
如果你看得足够仔细、细致,你还会发现面前这些板子形状迥异、大小不同。这里,你可要注意了!这些板子的作用可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在你刚步入园区时看到的蓝色间隔的板子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它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可以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
还有一种就是分布在吸热塔周围的定日镜,这些镜子通常要比太阳能光伏太阳板看起来要大一点、宽一些,镜面和家里的普通镜子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你看到像这样的镜子,你就可以向小伙伴科普,说这里是光热发电的地方了。
不过,你也别因为定日镜的模样小瞧了它们。以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有限公司的太阳岛SOF项目为例,一个集反射镜、集热管、集热器单元等组成的光热发电集群,每年可节约近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造林280公顷,而且寿命还比普通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更长。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些离你都很远。不过,家住德令哈市柏树山新村的祁长斌对这片“蔚蓝海洋”有着特别的情感。
“就几年的光景,我们从原来的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还用上了太阳能。村子周围的树也越来越多了,风沙变小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在德令哈生活了几十年的他亲身经历了这几年因为太阳能而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各种实惠。
祁长斌的家就在离德令哈市光伏园区不足5公里的地方,从二层小楼房便能看到不远处的太阳能发电机组,他说:“刚开始只有一小块,慢慢的周围都铺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冬日里,走进祁长斌家里,阵阵暖意扑面而来。他家分上下两层,下面是客厅和厨房,上层是卧室,整个屋子收拾的整洁敞亮。这么大的屋子要保持温暖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原来在他家的二楼墙壁上有一块硕大的黑色板子,祁长斌告诉我们这是用来整个屋子供暖的太阳能取暖设备。
“以前觉得太阳能离我们很远,现在就在眼前、就在身边。”现在整个柏树山新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太阳能取暖设备,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日子。而且,随着光伏园区的建设,周边的绿化环境一年年发生变化,从三三两两的枝杈到环绕四周的绿植,柏树山新村越发靓丽起来。
值得欣喜的是要不了多久,建设当中的德令哈市光热旅游发展项目很快就要上线了。届时,往来的游客们便能登上观景台,俯瞰绵延十公里的光伏、光热发电全貌,亲身体验光伏、光热发电的奥秘,而祁长斌也在家中筹划着赚钱致富的法子……
湛蓝的太阳能光伏板交相辉映,高耸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塔直指苍穹,蝶式光热发电机组翩翩而舞,瀚海为“琴”,新能源产业在海西奏响美的律动,这美在于源于对新发展理念的融会贯通;这美,始于在希望和抉择中展开蝶变之翼。
如若你欣赏过这里的美后仍意犹未尽,那还可以来一场“光”与“风”的穿越,沿着“金色大道”往格尔木方向驱车300多公里,你便会在路边看到绵延成片的风能发电机组,个个矗立在广袤的盐泽地上随风而动,将源源不断的风能转化成电能,传输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