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531”政策等一系列波折后,2019年,中国光伏市场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期。作为单晶巨头的隆基积极顺应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凭借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结合市场变化情况,调整生产节奏,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和渠道建设,引领了产业高效产能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动行业度电成本的持续降低。
隆基发布的《未来三年(2019-2021)产品产能规划》显示:隆基单晶硅棒/硅片产能2019年底预计达到36GW,2020年底达到50GW,2021年底达到65GW;单晶电池片产能2019年底达到10GW,2020年底达到15GW,2021年底达到20GW;单晶组件产能2019年底达到16GW,2020年底达到25GW,2021年底达到30GW,进一步巩固高效单晶一体化龙头地位。
探索更低度电成本,稳固领先技术研发优势
除了在全球光伏行业形成了领先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外,隆基还建立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截止2018年,隆基累计获得各类专利526项,在单晶生长技术、单晶硅材料切割技术、高效电池和组件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SNEC展会首日,隆基隆重推出了全新一代高效单晶组件Hi-MO4, Hi-MO4在保持前代产品优异双面发电特性的基础上,在不同地表环境下可实现8%-20%的背面发电增益,同时继续延续了高可靠低衰减的产品特性。在组件功率上,基于6主栅的升级PERC技术,电池效率可达22.5%,正面功率将提升至420W以上,最高可达430W。度电成本上,在采用M6单晶硅片后,72片组件功率可以达到420-430W,对比常规多晶电站系统,Hi-MO 4双面组件BOS成本节省0.21元/瓦,加之多发电10%及平均每年衰减低于0.45%的优势,总增益可达0.8元/瓦,度电成本获得明显下降。
据了解,隆基乐叶基于166mm尺寸设计的组件新品Hi-MO4从硅片成本来看,相对于156.75mm来说,每瓦成本可以降低6分钱。隆基硅片事业部副总裁谢天分析,166mm大尺寸硅片对于电池、组件制造商能够显著提升功率产能,带来直接效益。价格上, M6产品相对于M2产品来讲,每瓦的硅片成本跟M2产品基本上是持平的,但是对比158.75全方片产品,价格相对M2增高了3.5毛,这样的情况下158.75每瓦的成本,要比M6高4分钱,相当于电池厂商的硅片采购成本每瓦可节省4分钱左右。
硅片尺寸的增大带来了成本的降低,从而为电池、组件制造商带来了直接效益,并且在目前竞争愈发激烈,成本压力明显增大的光伏市场,通过增加硅片尺寸,进而提高组件功率来实现系统BOS成本的降低,无疑是一种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31项检测项目清单,为高可靠性产品“保驾护航”
泰州隆基乐叶技术研究院由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项目位于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组件厂内,总投资3.2亿元,占地40亩,致力于产业化、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技术开发。
在SNEC展会结束后,光伏們来到泰州隆基乐叶组件厂及研发基地进行参观,今年1月份,该研究院研发的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4.06%,单晶PERC电池技术第5次刷新世界纪录。成立至今,研究院已经11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业界极具影响力的光伏研发中心。
进入到隆基乐叶技术研究院,首先步入眼帘的是多达31项的检测项目清单,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光伏們,为保证最终产品的高可靠性与稳定性,隆基每一个产品都会按照检测清单进行严格检测,一道又一道的检测环节,为隆基产品的高可靠性及优良性能提供了保障。
拍摄于泰州隆基乐叶技术研究院
在组件实验中心东北侧,是泰州隆基乐叶技术研究院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实证电站,实证电站可以验证高效组件在不同安装方式、场景下的发电量增益,为组件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发电性能及可靠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实证电站(拍摄于泰州隆基乐叶)
据了解,泰州实证电站于2017年7月完成建设,为进一步评估隆基P型PERC组件户外工作时的性能,泰州实证电站研究了双面组件在不同反光环境下的发电性能,并测试了其曝晒1年后的衰减情况。根据实证数据显示,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全年,双面组件在水泥地上相对多晶组件多发电10.5%(组件最低点离地1m),在反光膜上相对常规组件多发电22.1%(组件最低点离地2m),表现出优异的发电能力。具体数据如下:
双面组件户外曝晒满1年后,隆基抽取了17块双面组件测试其正、背面电性能。17块组件的正面功率平均衰减0.55%(以Isc的衰减为主),最大未超过1%,表现出优异的抗衰减能力。该P-PERC组件的双面率在1年曝晒后保持在75~78.07%,均值为76.38%,与出厂时的性能相当。
在光伏技术快速发展及去补贴时代,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高效”、“低成本”、以及“高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隆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产品制造商,不仅引领了最新技术的发展,也通过高质量,高可靠性在光伏市场打下了自己的“品牌”。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