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型地面电站建设规模的逐年收紧,人们不禁会问:水面漂浮电站会成为中国光伏的下一个增长点吗?
近年来,安徽省力推水面漂浮电站,安徽的漂浮光伏电站发展因此具有了标本意义。“最重要的一点是,安徽适合发展漂浮电站的水面资源比较多,特别是在两淮一带有很多采煤沉陷区形成的湖泊,这些湖泊是建设漂浮电站的良好场地。”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浮体副总经理李翔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雨水汇入采煤沉陷区形成湖泊,沉陷区地质稳沉需要几十年且存水较深,不适宜建设打桩型桩柱一体式光伏电站,但漂浮电站却不受此影响。“更重要的是,当地的水面用地成本远低于陆地,施工阻力也相对较小。”
2017年底,阳光电源在安徽淮南顾桥开发了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这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电站示范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实践对于国内的漂浮电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漂浮电站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一度存在争议,但这个电站成功投运,并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情况。在材料上,我们选择的是食品级材料;在设计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对水面的覆盖率和阳光的投射率,确保水面的良好自然生态。”
除了打消对于破坏生态的担心,李翔称,通过一系列的实践,阳光浮体对于漂浮电站的后期运维也有了丰富的经验。“漂浮电站运维其实比地面电站便宜。现在地面电站支架高度普遍在2米高左右,而漂浮电站支架只有几十厘米高,维护更方便。从系统角度出发,漂浮电站组件倾角一致性好,可以减少失配损失。同时,水面的降温效果,漂浮电站的紧凑布局,离岸化就地逆变升压均可以降低损失、提高系统效率。”
李翔表示,随着实体项目的落地,目前国内的漂浮电站在内陆水体上的部分技术难题已经解决,但在诸如近海水域、严重的污染性水体和超低温水面等苛刻的环境下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些环境中,对电站核心部件的要求也会提升。我们在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环境积极探索,建有试验电站,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解决极寒区冰冻挑战、污染水体高酸性挑战、近海盐雾腐蚀挑战、高台风区挑战,将漂浮电站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
“当然,提高核心设备对漂浮电站水体的适应性,需要整个供应环节的企业共同努力,对产品进行升级或定制化生产。例如水底电缆,虽然在海底电缆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产品,但是如果漂浮电站采用常规的海底电缆,工程造价就会非常高而且漂浮电站的水体环境也不像海底环境那么复杂。”李翔透露,目前,阳光浮体也在为需要使用水底电缆的特殊应用场景定制专门电缆。
国内漂浮式光伏电站近两年来发展迅速,海外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相应的投建计划,漂浮式光伏电站即将成为光伏业发展的新风口和新的增长极。对此,李翔表示,阳光浮体将继续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发展使命,研发更高效、应用范围更广的漂浮系统,继续引领全球漂浮式光伏电站发展。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