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宇航局沃洛普斯飞行中心将60颗ThinSat小型卫星送入太空。卫星采用我国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供电。这是继去年11月NASA在国际空间站对汉能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开展测试以来,双方的又一次牵手。
作为中国薄膜太阳能领域顶尖企业的创始人,李河君无疑已经成为业内领军人物。很少有人记得,2009年,李河君带领汉能毅然转向薄膜太阳能领域时,面临的却是一片质疑和不看好。
当时,薄膜太阳能的技术还不完善,李河君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解。在他们看来,汉能在做一场徒劳无功的努力。但在李河君看来,薄膜太阳能具有耗能少、柔性好、弱光效应好的特点,比起晶硅,更贴近未来趋势。
时间证明了李河君的正确性。2012年,光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遇冷,行业进入调整期。李河君果断出手,先后并购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e、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四家国际顶级薄膜太阳能企业。
并购完成后,汉能分别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德国、瑞典等地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形成全球联动研发机制。
汉能打造出强大的研发和技术团队,最终成为今日汉能崛起的基石。
2015年,李河君提出了移动能源概念,汉能开始向民用市场转型。先后打造了新一代汉瓦、汉纸、汉伞等多种移动能源产品,几乎涵盖所有薄膜太阳能应用终端。世界范围内,奥迪、美国航天局、波音公司接连与汉能展开合作。
无论是德国的道路、日本的墙体,还是荷兰的屋顶、非洲的太阳伞、中国北京的中国尊,还是街道上的共享单车,我们都能看到汉能的身影。在李河君和汉能的努力下,薄膜太阳能的应用越发广阔。
汉能的产品在国际上开始享誉盛名,而这些与李河君注重的技术革新密不可分。
在北京汉能总部,一面近50米长的专利墙上,挂满了汉能的各种专利认证书,这些只是汉能专利的冰山一角。目前,汉能累积申请专利超过10200件。
李河君透露,汉能专利将在2022年突破30万件,而未来的5到10年,将是汉能和整个薄膜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数据显示,未来5到6年,分布式发电及“移动能源+”,这两类产品的全球累计潜在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在我国,这两大市场潜在规模将达10万亿人民币。
也许,早在2009年,李河君就看到了清洁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的远见与汉能的坚持,透露着中国企业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