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今年暂不安排需要国家补贴的普通光伏电站建设。当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需要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上来。只有加快突破光伏关键装备和技术的步伐,才能促使产业升级。
加速突破技术壁垒 光伏产业走向提质增效新阶段
为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明确,今年暂不安排需要国家补贴的普通光伏电站建设。与此同时,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建设规模。此外,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补贴强度。政策的调整将进一步放缓光伏市场的增长速度,这也意味着光伏发电将由装机规模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017年中国光伏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实现了质、量双提升和弃光量、弃光率双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超过53GW,同比增加超过53%。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行业的强势增长不仅带来了市场的高热度,促进了光伏技术的发展,还在能源清洁化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指出,从2007年到2017年,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了约90%,光伏发电有望在三四年内实现平价上网。
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并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受产业周期、“领跑者”计划等多种因素引导,2017年“技术进步”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推动作用尤其突出。通过技术领跑基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带动先进光伏基地、光伏市场的应用。
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已基本构建起“技术试验—装备制造—发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近日,成立于2014年的“青海省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已建成新能源综合规划平台、运行监测分析平台、混合实时仿真平台和新能源并网实时柔性控制系统。我国发电形式、发电布局、产品结构等诸多方面得以持续优化。在此背景下,光伏行业必将转向对品质的重视,而不是对速度的追求。
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弃光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凸显。国家“领跑者”计划的推进也给市场消纳带来新压力。中国光伏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领域都呈现产能过剩迹象。因此,明确暂不安排各地普通电站建设规模,既是缓解消纳问题,也是为先进技术、高质量光伏发电项目留下发展空间。
光伏发展亟待解决消纳与升级等难题,未来不宜再通过大规模补贴来发动国内光伏市场。本次电价的调整将倒逼光伏行业转型升级。本次价格调整可以概括为“两下调一不变”。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各5分、下调分布式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标准5分,而光伏扶贫项目电价维持不变。此外,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
今年4月,工信部发文就已要求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光伏发电历经成长起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等阶段,当前发展的重点需要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上来,需要从更有利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力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优化发展规模,提高运行质量,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