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湖之南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历史上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商贾往来频繁。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凭借着光照和土地资源的优势,一批大型光伏电站在这里落地生根,青海省最大的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也坐落于此,不仅有效支撑了青海省的扶贫工作,还形成了一套青海光伏扶贫的特色模式。
数据显示,青海省精准识别贫困村162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截止到2017年9月,建档立卡贫困户11311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6万,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东部浅脑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气候高寒干旱,生态脆弱。
“贫困人口分布上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主要致贫原因中,因病、因残、缺劳力、缺技能的占55.4%。这部分贫困人口需要长期稳定的资产收益予以扶贫。贫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占贫困村总数的95%以上。”青海省扶贫开发局援青办主任魏伯平表示,从多年的扶贫实践看,产业培育难的问题依然是制约青海省产业扶贫发展的主要瓶颈。
与此同时,青海境内光照资源丰富,全省日照6小时以上的天数在250至325天,平均年日照可利用时间达1600小时,荒山荒坡、沙漠化区域面积大,实施光伏扶贫的条件十分有利。
青海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全省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工作,该公司董事长张宏成说:“光伏扶贫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方式,投入少、回报稳定、可持续。可维持25年甚至30年以上的稳定发电,特别适宜扶持失能、弱能贫困户,尤其适合青海的扶贫现状。自2015年至今,青海省光伏扶贫项目在役、在建装机容量为721.6兆瓦,光伏扶贫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已达到7.64万户,32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的光伏扶贫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创新投融资开发模式,海南州100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是根据国家光伏扶贫产业政策,借助社会资本力量,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创建具有青海特色的商业光伏电站扶贫新模式的成功探索。二是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电站建设要求,积极引进国家光伏“领跑者”最新标准,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质量及经济效益,从而保障扶贫对象长期稳定收益。三是打造光伏扶贫大数据平台,用于管控光伏扶贫电站设备健康状态及运营水平,保障扶贫信息精准管理,规范发放扶贫资金等工作。
6月27日,青海省最大的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海南州光伏园区10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在扶贫收益分配上,记者了解到,通过两次分配,每年将有2500万元的分配资金可用于扶贫,投入与分配的收益率可达44.64%。该电站作为村级光伏电站的补充,重点向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及无(弱)劳动能力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
另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全部采用隆基乐叶提供的305瓦单晶PERC组件,转换效率在18.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第三批领跑者标准,在全国具有领先之处。隆基乐叶副总裁唐旭辉表示,“当前光伏扶贫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效率都低于17%,保证收益都不容易,做扶贫就会更加困难。只有高标准、高质量扶贫,才能保证扶贫收益。”
不过,推进光伏扶贫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魏伯平介绍说,青海省43%的贫困人口在非贫困村,但第一批村级光伏扶贫的指标涵盖的只是1622个贫困村,还有一半的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光伏扶贫的红利。
此外,用地落实难仍是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国家《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村级电站原则上应建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联建电站外送线路电压等级不超过10千伏,建设规模不超过6000千瓦。这给青海省光伏扶贫带来了实际困难。
“青海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东部干旱山区,山大沟深,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十分有限;青南地区,生态脆弱,居住分散,不宜接入大容量村级光伏电站。”张宏成表示,海南、海西地区则地势平缓,荒漠化土地多,接入送出便利,在不改变村级电站性质、保障固定资产确权到县到村及贫困村贫困户收益的前提下,通过“飞地模式”,跨区域扶贫,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