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2020年实现光伏装机990万千瓦 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发表于:2018-02-28 10:15:16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五、发展壮大中医中药产业

发挥我省中医中药资源优势,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提升中医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健康甘肃建设。

优化中医药产业布局。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聚化”原则,充分发挥各地中医药资源区位优势,以兰州市、定西市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区)、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中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集聚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定位科学、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产业布局。

发展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甘草、板蓝根、枸杞、半夏等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的传统道地大宗药材品种为主,以种植大县为重点区域,扶持建设11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中药材人工驯养、人工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带动完善肉苁蓉、柴胡、黄芩、独活、羌活、款冬花、秦艽、牛蒡子等特色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

提升中药材加工质量水平。以资源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加快中药制药企业战略性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中医药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组建陇药集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深入挖掘道地中药材资源,盘活药品文号资源,筛选发展前景较好的药品批准文号,加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品种二次开发,实施当归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加快培育现代中医药大品种,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开发保健品、药膳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等系列产品,扩大中医药生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医药生产加工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做强做大中医药加工产业。

完善中药材流通体系。按照高度集聚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在陇西建设集仓储物流、市场交易、电商平台、追溯体系为一体的现代化交易市场,推动大宗中药材现货期货贸易,形成全国区域性中药材专业市场。配套建设渭源会川、岷县当归城、宕昌哈达铺三大产区市场,扩大交易规模。依托省内药品流通行业骨干企业,发展药品仓储、物流配送、区域代理等医药流通业,建成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立足甘肃、辐射全国的医药营销物流网络体系,打造甘肃中药特色品牌。

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发挥中药促进人体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等方面的保健作用,推进中药向预防、康复、养生保健等方向延伸发展,重点围绕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大力开发保健功能食品、药膳、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系列产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加强中医药服务与当地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拓展中医药产业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增强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功能。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实现卫生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完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服务网络,发展中医养生养老产业。

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和文化优势,办好中国甘肃(定西)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多岐黄中医学院、医院或中心,扶持优秀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到中亚国家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借助海外设立的中医教育、中医医疗中心等机构,加大与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合作,不断完善办医办学经验,推进中医药教育科技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播,推动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品、植物药、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进行注册,通过“以医带药”和“以药促医”,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揽,聚焦敦煌文化核心,打造永不落幕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抢占“文化制高点”,积极创建旅游示范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全面提升低能耗低排放、综合效益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步实现从经济小省、文化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突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定位,发挥敦煌文化、先秦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加快推进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打造国际敦煌学中心,推进先秦文化保护、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数字敦煌”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申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换,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围绕打造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深入挖掘甘肃特色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突出自然资源和气候跨带特色,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和内涵,集中打造连接贯通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的“4线1区”精品线路,即以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为节点的丝路旅游精品线,以兰州、白银为节点的黄河风情线,以甘南、临夏为节点的民族风情线,以天水、定西、平凉、庆阳为节点的陇东寻根访祖旅游线,以陇南为重点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坚持区域化联动、组团化发展、一体化推进,以“4线1区”精品线路为轴,由线扩面,形成板块联动、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的五大区域旅游目的地,即河西走廊精品丝路旅游目的地、兰白黄河风情体验目的地、陇东华夏寻根旅游目的地、回藏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陇南乡村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积极推动当周草原、兴隆山、崆峒山、鸣沙山月牙泉、黄河首曲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强化生态旅游示范带动。

加快推进旅游全域融合发展。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型文化传媒企业,组建旅游投资集团,高起点规划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推进区域内资源、产品、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到2018年底创建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省4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一半以上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突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家园。培育发展自驾、低空、户外、徒步、冰雪、运动体验等新型旅游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

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加快落实《甘肃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省5A级景区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具备条件的4A级景区通一级(一幅)公路。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甘肃省交通房车露营地发展规划》,推动各地规划建设房车自驾营地和交通驿站。加快兰合、银西等干线铁路建设,与周边区域铁路环线实现联接。加快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空港建设,建成运营陇南成州机场,新建武威、平凉、临夏等机场,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加大标准化旅游厕所建设力度,加强游客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实现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实施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工程,推进以大景区为重点的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旅游环境。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