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知名光热项目开发商SolarReserve以“0.4元/kWh最低价”中标南澳大利亚州150MW Aurora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的消息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根据SolarReserve与南澳政府双方签署的发电项目协议(简称GPA),前者以0.075澳元/kWh(约合人民币0.39元/kWh)~0.078澳元/kWh(约合人民币0.41元/kWh)的价格将其光热电站产出电力出售给南澳政府。这一价格刷新了光热发电项目的记录,同时意味着南澳政府购买到了史上最便宜的光热电力。
事实上,如此惹人瞩目的超低电价并非首次出现。今年5月,迪拜水电局(DEWA)拟开发的Mohammad Bin Rashid Al Maktoum太阳能园区第一阶段20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中,由沙特水电公司ACWA Power、上海电气集团、美国BrightSource等组成的联合体同样投出9.45美分/kWh(约合人民币0.64元/kWh)低价。但由于南澳的电力市场存在特殊性,因此,此处的0.4元/kWh与一般情况下所指的电价必然不可混为一谈,其背后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SolarReserve与南澳签署的GPA和通常情况下的PPA区别又是什么?签署这一超低电价,是SolarReserve为博人眼球的一个宣传噱头,还是另辟了盈利蹊径?本文将结合最新海外观点一一为您拨开迷雾,解决疑点。
背景:“坐在矿车上”的澳大利亚深陷能源危机
今年2月的一场热浪席卷澳大利亚南部,使当地的气温飙升至40摄氏度。然而,一向以“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著称的澳大利亚,全球第二大液态天然气出口国,却没有足够的能源来满足本国居民的降温需求。甚至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停电,政府不得不切断了针对部分家庭的供电。
事实上,澳大利亚生产的天然气原本可以满足需要,但其对外出口量几乎是本国使用量的两倍。同时决策者并没有确保国内有足够的天然气可用。
就在天然气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老旧的煤炭工厂也被逐渐关停。在去年,随着南澳最后一座火电厂的关闭,越来越多的澳洲人开始大喊“能源危机来了”。
面临与日俱增的能源压力,政府不得不需求其他解决办法,目前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约占澳大利亚总发电量的40%,但风电、光伏都属于间歇性能源,尽管这两种发电方式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曾助力拉低了南澳地区的批发电价,但在夜间,天然气几乎依然是整个南澳地区电力需求的唯一释放压力渠道。但由于国内外差价太大,不光跨国企业,连澳洲本地企业都不愿意向发电厂出售天然气。
前沿经济学咨询公司总经理Danny Price表示,在用电高峰期,南澳的电价会从0.1澳元/kWh(约合人民币0.52元/kWh)直涨到14澳元/kWh(约折合人民币72.8元/kWh),并在5分钟内迅速回落。这些不规律的波动让电力用户苦不堪言,但对供电商而言,只要在这一阶段向电力市场输出更多电力,获利轻而易举。
这时,配备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光热发电技术以超越光伏、风电的优势进入南澳政府的视野——其生产的电力稳定,可用于调峰,对电网更加友好,因此,不仅比传统的煤电、核电更加绿色,同时还正好弥补了那些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可调配的缺陷。
GPA≠PPA 看SolarReserve如何超低价盈利?
目前,南澳政府已与SolarReserve签署为期20年的发电项目协议(GPA)。据悉,这项协议是由Danny Price为南澳政府专门拟定的。
Danny Price表示,此举旨在使澳大利亚消费者免于承担夜间用电高峰期的高昂电价。此前,政府也曾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用户更多地使用由政府提供的电力负载,以期刺激缺乏竞争力的电力交易市场。然而,这些措施并没奏效反而造成部分企业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