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人操心,每天有钱挣”
——走进我市首个光伏新农村
常报全媒体讯 “安装光伏组件就能发电,还不用人操心,每天都有钱挣,这是镇里和供电公司一起为咱全村出的好主意啊!”竹箦镇杨山坝村村民易明理日前兴奋地对记者说。
6月17日,溧阳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常州地区首个光伏新农村项目——竹箦镇杨山坝村光伏电站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帮助村民检修光伏发电设备。
老易所说的好主意,就是溧阳市政府和溧阳市供电公司在全市改革攻坚年中大力实施的“新能源新农村”精准扶贫项目。通过以光伏富民为抓手,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收益模式,实现了富民增收和节能减排相结合,成功打造常州市首个光伏新农村。
竹箦镇杨山坝村位于溧阳市茅山革命老区,全村32户村民121口人大部分仍以务农为生,全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当地重点扶持的贫困村。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开展“精准扶贫”的号召,溧阳市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安排属地供电所主动与项目施工单位、当地村委沟通协调,从项目启动之日起就开辟“无障碍通道”,安排人员从方案设计、设备安装到并网申请,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让原本收入微薄的村民依靠清洁的新能源技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寻找到新出路。
“我们杨山坝村地处溧阳东部,百姓延续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习俗,村民经济收入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杨山坝村村委书记易明连告诉记者,2016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与竹箦镇人均年收入的平均水平有不小差距。
“现在靠天上挂的太阳就能赚钱,放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易明理看着自家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起账来:这屋顶上的光伏电板都是镇里出钱造的,每户都是3千瓦的发电容量,一年能发4000度电,除去自用多余的电,按每度0.42元卖给国家电网,每年能产生效益1300元左右。这笔收益可持续,与以往等着政府“输血”的扶贫相比,光伏扶贫为杨山坝村村民的生活照亮了一条新出路。
“光伏发电技术成熟、投资回报率较高,无需劳力投入,操作简单,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为贫困户提供了一个长达25年以上拥有稳定收入的途径,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最有利的帮助。”负责该村光伏设备建设的江苏杰多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胜如是说。
截至目前,杨山坝村光伏新农村项目一期19户居民已经完成安装并网工作,二期13户居民电站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合计总装机容量125千瓦,每年可发电13万度,一年经济效益可达5.5万余元,每户每年可增加光伏发电收入1300元至1500元。童华岗 彭迪 徐正阳 文/摄
FR: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