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绪论
本章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主要目的在于综述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问题及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泓域企划机构“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建设决策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提供方便。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
(三)项目用地性质及规模
该项目选址位于重庆,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10000.05平方米(折合约15.00亩),代征地面积90.0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9910.0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4.87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四)用地控制指标及土建工程
该项目净用地面积9910.0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209.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692.3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4270.46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238.75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仓储设施743.25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495.50平方米),办公用房743.25平方米,职工宿舍227.93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211.92平方米;根据测算:该项目不计容建筑面积214.06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6478.2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工程659.02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2041.47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9910.05平方米。
核心提示: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五)主要能源供应
该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项目设备装机容量1384.42KW,年用电量2717700.00千瓦•时,计划新增S11-1538.24KV•A型节能变压器1台,为该项目及场区远期发展提供电力,其容量可满足项目生产及运营需求;项目供电由10KV专线接入,经10/0.4KV变电后满足泓域企划机构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
(六)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
该项目符合重庆发展规划,选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所以,该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七)安全生产
该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该项目在建成后将有效防止火灾、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噪声危害等事故的发生。
(八)项目投资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5854.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37.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05%;流动资金816.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4963.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79%;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73.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6%。
(九)项目达纲年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纲年预期营业收入(SP):36000.00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TC):31061.15万元。
3、营业税金及附加:3086.64万元。
4、达纲年利税总额:6045.70万元。
5、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PFO):1852.21万元。
6、项目达纲年净利润(NP):1389.16万元。
7、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4656.54万元。
8、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1.64%。
9、达纲年投资利税率:103.27%。
(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该项目建设期限规划为12个月,即从二〇一七年六月开始至二〇一八年六月正式投产止,包含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人员培训及竣工验收等工作阶段。目前,泓域企划机构已经完成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建设规模确定、项目选址、用地预审、资金筹措等项事宜,现在正在办理项目备案工作。
二、项目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速我国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国产化进程,推动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调整和行业振兴;有助于提高泓域企划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根据谨慎财务测算,该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1.64%,投资利税率103.27%,全部投资回报率23.73%,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8.56%,达纲年财务净现值2970.63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2.79%,资本金净利润率42.54%,全部投资回收期5.25年(含建设期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52年(含建设期12个月),项目盈亏平衡点59.12%,因此,该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项目资源条件、项目原辅材料、项目燃料和动力的供应、项目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投资规模、项目产工艺和设备选型、项目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方案,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该项目进行下一步环境评价及工程设计的基础文件。
综上所述,通过本章上述所做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本报告认为:该项目所提供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良好,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因此,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了解关于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多内容请搜索咨询“泓域企划”。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重庆,简称巴或渝,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和航运中心,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西部开放开发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重庆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2015年末,辖38个区县(自治县),户籍人口3371.84万;2015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等等人文景观。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有“中国火锅之都” 、“中国会展名城” 、“世界温泉之都” 之称;商周时期是巴国的首都,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由此得名;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陪都和永久陪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西南大区驻地和中央直辖市,后又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又恢复为中央直辖市。[9-10]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审批和收费事项大幅减少,营商环境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国企改革积极推进,44家困难国企帮扶解困取得显著成效。财政专项资金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全市上市企业达3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占全省的15。引资引技引智成效突出,共到账外资66.5亿美元,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50名,总部企业达到73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步伐加快,在综合保税区建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取得重要成果,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入围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成河道整治380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2%,山体生态修复暨山体公园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部山区保护力度加大,泉群连续12年喷涌,整合成立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并创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3届泉水节。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入围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工业企业24家。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