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大东村的岑爱妹,轻轻转动燃气灶开关,青蓝的火苗噌地腾起。“用了四年了,很好的,你看这个火绿(蓝)的,液化气用的火一会大一会小的,这个一直这么大,还比液化气便宜多了。”因为就住在大东片区沼气站旁边,岑阿姨家的厨房已成为前来观摩学习崇明县沼气工程的人经常来的地方。
传统燃柴灶和改造后的沼气灶
岑阿姨家的厨房早已拆除了过去的灶台,也移除了曾经的液化气装置。当初在修建沼气站时,她和她的邻居们都免费更换了沼气管道,自己只需要出一半的灶具钱。现在燃气上的花费,比原来的液化气便宜了一半。
“3个月用气才用105元左右,是原来用液化气价格的1/3,而且不用换煤气罐,方便。”岑阿姨笑吟吟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这仅是崇明县沼气应用的一瞥,目前该县受益于农村沼气的人数已近4000户。上海崇明沼气是由同济大学技术团队和协鑫集团共同打造的示范型项目,把农业废弃物处理,民生能源保障、生态肥料生产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经济。
破解供气不稳定
在农村大力推进户用沼气池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解决环保及生态家园建设的突破口。不管是从农村能源不合理的消费角度出发,还是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发展沼气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但在发展过程中,农村沼气却始终绕不开一些瓶颈。对村民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供气的不稳定。为此,崇明县的沼气工程引入了同济大学可控沼气工程技术体系,朱洪光教授正是这个团队的技术支撑。
朱洪光告诉记者,系统的稳定性是村民放心使用的前提,也是沼气之所以在当地得到广泛应用最核心的因素。
“为了做到沼气产生的过程全程稳定可控。”朱洪光和他的团队对沼气进行了一定的技术革新,“其中,几个关键点的改进效果非常直观,如一是应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解决了漏气问题。二是改进投料方式和配方,解决了‘要气时没气,不要气时老来气’的问题。三是增设了增温保温设备,在冬季低温难发酵时也能持续供气。”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