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以下特点:
▌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100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可以发电用电并存。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
2设计原则
一)合理性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是属于光伏电站的一种,所以其设计、施工均需满足国标《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将根据其对项目站址选址、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气部分、接入系统进行合理性设计。
二)安全性
设计的光伏系统需安全可靠,防止意外情况造成的人身意外伤害与公共财产的损失。光伏系统的安装施工纳入建筑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装施工方案和特许安全措施;
三)美观性
对光伏方阵与地面上的土建房屋等进行统一设计,美观大方,实现整体协调。
四)高效性
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减少不必要是能耗损失。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最大发电量的目的。
五)经济性
作为光伏项目,在满足光伏系统外观效果和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用各种材料,把不必要的浪费消除在设计阶段,降低工程造价,为业主节约投资。
3系统设计
本方案屋顶有效面积约30m2,采用260Wp光伏组件12块组成,共计建设3.12K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系统采用1台3KW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为220V交流电,接入220V线路送入户业主原有室内进户配电箱,再经由220V线路与业主室内低压配电网进行连接,即可送电进入市电网。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本项目所在地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东邻黄冈麻城,西接孝感大悟,南临武汉黄陂,北接河南信阳,县城距省会武汉80公里。地跨东经114°23′—114°49′,北纬30°56′—31°35′之间。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人口66.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2.9万人,城镇人口13.46万。
红安县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一般为200米。县东北部为山区,坡度15°—40°,最高点为县北的老君山,海拔840.5米。县境最低处是南部的太平桥镇与新洲县交界的倒水河畔杜家湾,海拔仅30米。
红安县南部多丘陵,坡度5°—20°。全县河谷平原少,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7℃,最高气温为41.5℃,最低气温为-14.5℃。全县无霜期平均为236.4天;全县年平降水量为1116.2毫米,夏季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一半,年平降雪日为8.3天,年平相对湿度77%,年平均风力3级。年均总日照为1998.8小时,占可照时数45%,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可利用地区。
项目地气象数据(美国NASA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