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以摆脱的“能源三角不可能”』
从特郎普能源新政中不难看出,他同时是在追求能源独立、控制价格上涨和单方向进出口管制等三个政策目标。因此,这种政策选择的结果是直接将美国逼入“能源三角不可能”的困境中,即能源独立、市场定价和自由贸易的选择困境,如下图示。
能源不可能三角图
受全球化、产业分工细化,外部贸易条件复杂化以及无疆界金融资本的冲击,导致了包括原油价格在内的国际能源价格频繁且巨幅地摆动,致使无论是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还是发达工业化能源消费国,抑或是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国,都已很难单独抵挡的住这些外部因素对一国能源使用安全的冲击,再加上货币的“三角不可能”对一国经济的冲击,其叠加效应几乎让全球没有那个国家可以躲过此劫,并实现三个能源的政策目标。
通常“能源三角不可能”的政策选择只能是三选两。因此,第一种选择策略是:追求能源独立和市场定价,同时必须进行进出口管制,牺牲自由的国际能源贸易。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就一直采用了这种模式,但二战后,美国开始最大限度保护和限制国内资源开发,致使其从70年代后陆续丧失了能源独立;第二种策略是,追求能源独立和能源的自由贸易,在国内会进行价格管制,但在国际市场将丧失定价权。这多发生在能源出口依赖型的资源国中,特别是那些工业基础布局不健全或不合理的资源国;第三种策略是追求贸易自由和市场定价,同时会丧失能源政策的独立性,即使有能源战略,其战略的战略意义往往也会大打折扣,他们由于自身能源资源禀赋的匮乏,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对外部能源市场的依赖性极强。特别是大多数能源净进口的OECD国家。
然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内原油产量是世界第一,成品油出口贸易量全球第一,约占全球贸易总量近90%,拥有绝对的能源独立、定价权和贸易的自由度。但因外部条件的变化,中东地区发现了比美国油气更加廉价和富集的油气,以美国为首的石油公司大量涌入,并借租借制迅速在中东产油国构建了国中之国。他们通过威逼、胁迫,甚至是贿赂等手段,垄断了出口市场与定价权,不仅大量攫取了资源国的财富,也堂而皇之地让煤炭消费比重退居榜眼。同时,大量更廉价的原油回流到美国,又造成其国内原油产能严重过剩,中上游企业不得不进行恶性的竞争,倒闭、失业,甚至曾经度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用武装暴力强占国内资源与市场的黑暗时期,并迅速将美国的能源独立化为泡影。
对于中东地区等纯能源资源国来说,当贸易条件发生恶化后,同样也会丧失能源独立的政策红利,甚至会发生政权更迭。历史上的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资源国都曾不断上演过被美国逐一颠覆的悲剧。因此,资源禀赋条件也不是能源独立的必要条件。
同理,能源贸易自由也会受到全球化贸易条件、环境容量等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也非一般国家就能自主决定,尽管以WTO、世界银行等为代表的全球化机制削弱了各国贸易间的壁垒,但配额、贸易附加条件依就影响着各国能源贸易的自由流动。
对于能源价格,尽管多数消费国或资源国早已不进行全面管制了,但随原油等能源产品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创新与使用,又将定价权转移到了金融资本手中。除非去石油金融市场进行避险与资产配制,否则,只能被动接受由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无疆界金融资本对能源价格的绑架,它们包括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炭,甚至是电力、生物乙醇等能源产品。
就因如此,石油等能源才被各主权国家看作是战略性资源,并上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管理。其实,美国也不例外,即使它是国际以往规则的制定者、即使它是资源大国、即使近50年来历届总统都在追求能源独立,但几乎没有一任总统能打破 “能源不可能三角”,从竞选时特郎普与克林顿•希拉里互黑的过程看,其理国智慧没比其前几任总统多出点什么,因此,其能源独立新政完全实现的概率不大,但其政策调整的副产品将会输向全球,风险不可不查。
『未来可能的走向』
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原本仅是美国国内民主与共和两党权力的绞斗,是各政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诉求之争。看似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但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即不可重复、不可预测。可一旦选举确定,一地鸡毛般的对选民承诺又成为新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新政的明确、调整、落实与兑现,特别是那些所谓“能源独立”的新政会不断地外溢,如同蝴蝶效应那样,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并给全球带来巨大的冲击。
从原油市场看,由于原油及其制成品的价格早已成为无疆界金融资本投机套利的交易标的,其实物的供需、库存多寡已不是油价涨跌的充分条件,并已不受欧佩克所左右(这类结论用历史数据检索可以得到证明),因此,特郎普在美国本土油气市场再玩出任何花样,对全球油气实物市场的影响都不会太大,但即将被废除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等却需要高度关注,特别是那些无疆界金融资本借助这些信息对油价的炒做,会直接影响油气资源净进口国的用油安全和油气企业的兴衰,除非参与到石油金融市场上进行避险的资产配置。
从煤炭市场看,一旦特郎普履行了他的承诺,大力恢复和发展美国本土的煤炭产业,对全球将是个不小的冲击。随着清洁煤炭技术的使用,将借助比油气廉价的机会抢占部分油气市场,进而打击产油国。更重要的是美国又可以重新规划全区的煤炭市场。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煤炭企业将随着全球煤炭价格暴跌和产能的严重过剩,有更多的矿工会“自愿”长期休假,甚至一些中小、小微煤矿企业会进入清盘。
从清洁能源看,美国一大批创新技术有望陆续被商业化,并走向市场。如美能源部下属桑迪亚国家实验室11月15日公布的“美国突破‘氘—氚’受控核聚变”,它所产生的能量将是现有最大能量的500倍。氢的同位素氘从海水中就可以提取,据估测,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若完全参与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此外,美国Solar Roadway公司研发出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用于铺设公路,不仅实现边开车边充电“无限”续航功能,还可实现全美全部使用太阳能,并还能有富裕的三分之二电能可供出口;甚至,还有低成本海藻提取生物汽柴油等技术,它们都是美国未来能源独立的基石和打破“能源三角不可能”魔咒的法器。
届时,真正的能源革命和能源独立等概念远非是我们今天所能理解和认知的内容。“能源三角不可能”理论是否还能成立?传统矿物能源还有什么开采意义与价值?能源能否退去金融功能回归其工业商品的本来面目或本质?的确需要在创新中完成救赎与蜕变。
FR:能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