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科能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度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特邀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基础处处长王威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Martin Green 教授、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Gregory Wilson主任、新加坡可再生能源中心Armin Aberle 主任、德国Fraunhofer 研究中心 Hary Wirth 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Daniel Mcdonald 教授、IEC 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季良俊等政府领导、专家学者150愈位嘉宾出席,旨在共同探讨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聚焦技术融合发展新态势,关注PERC等前沿技术对产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马丁•格林:PERC电池将成为市场主流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Martin Green)教授
在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Martin Green)教授表示,未来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提升,将带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由电池效率提升带来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太阳能研究所(SERIS)所长Armin Aberle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太阳能研究所(SERIS)所长Armin Aberle教授认为,未来5到10年,现有技术的提升将重点致力于向“组件成本低于0.3$/W”、“多晶电池效率高于19%”以及“产品质保超过25年”三个大方向发展,其中由晶科能源研发的转换效率达21.63%的行业最高效率多晶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新技术研发方面,钝化接触和HBC等技术将引领光伏产业进一步实现降本、提效和提质的目的。
顺应产业前沿技术和革命性趋势,晶科能源通过电池背钝化、退火低衰减以及组件端高效封装等先进技术的叠加应用,成功研发出单晶高效PERC组件新品且60片单晶组件量产功率超过300W。同时,该公司通过电池分片技术,60片单晶组件功率还有望实现305~310W高功率产品的量产,这将大大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并助力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领跑者”标准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2015年,为了通过市场化竞争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国家能源局推出“光伏领跑者”专项计划。实施至今,领跑者项目为整个产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倒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也令我们离平价上网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TÜV莱茵太阳能技术部门Christos Monokroussos
TÜV莱茵太阳能技术部门Christos Monokroussos则以《高效晶体硅组件电性能测试对比》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在不同区域,光伏组件有不同的收益及表现,准确的测试措施可以减小表现差异,为终端提供更客观、更符合实际表现的依据,促使光伏发电的性价比最大化。”
而一贯注重产品质量且始终领跑行业标准的晶科能源也在此次年度研讨会上发布了双倍IEC老化性能组件Eagle iPlus ,其量产功率比其他同类产品高出至少5瓦。该多晶组件拥有双倍IEC标准质保与优异的抗动态机械载荷性能。公司预计,产品预计最快将于2017年第一季度推出。届时,晶科组件产品在发电能力和野外长期性能将双双获得显著提升,并可为极端环境下的光伏应用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美国NREL实验室Gregory Wilson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已近在咫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成本下滑,光伏产业即将步入太瓦级时代,而组件的成本、效率及可靠性将是各个企业甚至行业在所角逐竞争的核心。”美国NREL实验室Gregory Wilso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