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光伏电站动辄几亿、十几亿。目前一个150MW的电站投资规模大概在10个亿以上。某种程度上,资本的介入是必然。国家政策导向,国有民营资本来引领产业投资和发展是主要的现状。合理灵活的使用金融工具,把握好风险控制,是光伏电站投资的关键。
本期兔子为大家解析目前光伏产业投融资的难点,风险,主要模式。
投资光伏电站vs不投资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资产今年越来越多的收到各个投资机构的关注,首先源自政策红利和光伏新兴产业的高速增长。对光伏电站的投资主要有一下几个优点:
光伏电站建设相对简单成熟,技术稳定。
发电量稳定,收益可预期。光伏电站所处地区光照条件与温度相对容易评估。随着电站建设运行一段时间,数据的积累会使投融资确定性更好。
二级市场套利。上市公司投资光伏电站,可以稳定增加利润,实现市值上的提升,从而实现二级市场的套利。
4. 定向增发。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光伏电站等实业。
案例分享:2016年7月份,创元科技以7.95元/股,向苏州城投、苏州文旅发行不超过6233.96万股股份,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96亿元,扣除发行费后用于收购汉寿和阜宁两家光伏发电站。当日股价上涨10.02%。
5. 政策。国家政策鼓励对光伏电站的投资。国家“十三五”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700亿千瓦时:年度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其中,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显著扩大,形成西北部大型集中式电站和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举的发展格局。
同时光伏电站投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光伏电站收益固定,但是并不高。一般项目的全资本IRR在8%-9.5%。个别不限电收益好的地面电站,与电价和消纳合理的分布式电站IRR可以超10%。
政策的不稳定性。目前电价补贴逐步降低,电站路条,并网与指标申请的情况不同省份,市均不相同,而且时刻在变。
投资周期不确定。对于光伏电站,建设时间相对可控,但是前期的路条申请,批文等相对耗时不确定。因而很难较好的匹配金融机构的投资周期。
补贴延时。电站并网,到国家补贴到位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因而前几年,尤其对融资成本较高的光伏电站,现金流压力是比较大的。
兔子君指出
投融资分析
刚才谈到了,光伏产业是一个受资本和政策制约的行业,在当前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金融杠杆巨大、金融特征日益突出的时候,融资难也成为了不争的事实。那么,投融资的难点和风险点在哪里?
为什么光伏电站融资难?
光伏电站的质量没有标准量化。目前光伏电站质量参差不齐,业界没有一个标准衡量,加上投资者对光伏电站项目资质、建设资质、并网资质、运维资质的判断能力不够,心里更加对电站的好坏没有底,自然不敢投。
光伏电站的金融产品难有统一方案。因为各个电站的规模,组件品牌,地理位置,地区政策都不经相同,这些都影响电站的发电量,影响着金融机构的评估。不同的光伏电站有着不同的融资方案,给融资增加了难度。
投资者和光伏电站难以匹配。一个光伏电站的融资全生命周期常常是由建设、持有、并购几个阶段构成的,大多由不同金融机构完成的。往往会出现某个时期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者,造成资金链的不完整。
政策的变动。政策所带来的一些地区限电,电价下调,发电量补贴不到位,这些变动必然影响着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给风评增加了难度。
融资风险
对于投资者:
经营风险:在光伏市场,一些企业谋求上市,快速的膨胀发展,而进行大量的融资,杠杆比例成倍增大。企业一味的追求扩大资本,重点不在建设电站上,仅仅是为了上市溢价的利润。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投资者将承担较大风险。
违约/支付风险:企业投资光伏电站,大都采用低资本金、高比例杠杆或无资本金、EPC承担风险的办法,小额资本推动的光伏电站建设和持有,是巨额、长期的融资行为,只能建立在一环扣一环的信用链基础之上,一个环节的失信难免带来整个信用链的风险。
对于企业:
增信风险:无论是大型企业,或小型企业,光伏电站的融资虽然是大热,但融资增信的可能性较大。因为项目融资思维标准体系尚未建全,加上如果投资者对项目资质、建设资质、并网资质、运维资质的判断能力不对称,以增信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即在资产、收益不那么确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信用保证的办法来投资者收益。但增信是需要成本的,对于成本锱铢必较、确定性收益突出的光伏电站竞争力来说,增信的成本减少了融资成功的可能。
光伏电站的主要融资渠道:
债券/贷款融资
根据不同时间,分为建设期贷款、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建设期可以由EPC来垫资建设,短期贷款一般用于证明此光伏电站具备稳定现金流前所需的过桥资金。而长期贷款因为涉及电站发电量难以担保、后期运维等因素,导致了投资稳定性差,金融机构对电站监管要求较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