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电量最有效途径详解
发电量如何计算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公式如下:
L = W×H×η
式中:
L —— 并网光伏电站年发电量;
W—— 并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
H —— 年峰值日照小时数,其中H= Ih / I0;
h ——倾斜面年总太阳辐射量,kWh/m2。
I0 ——标准太阳辐射强度,1000W/m2(电池组件标准测试条件)
η—— 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
我们通过公式可以看出,在装机容量一定得前提下,想要提高发电量只能通过提高年峰值日照小时数和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
年峰值日照小时数的提升方法
峰值小时数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H= Ih / I0
Ih ——倾斜面年总太阳辐射量,kWh/m2。
I0 ——标准太阳辐射强度,1000W/m2(电池组件标准测试条件)
根据年峰值日照小时数的计算公式可知,提升年峰值小时数的直接因素就是提升组件倾斜面的年总辐射量,而组件斜面的年总辐射量由项目所在地的水平年总辐射量(基数)和光伏项目的安装方式决定(增加量)。当项目地选定后,其水平年总辐射量即已经确定,那么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光伏安装方式能提高多少发电量?提升发电量的多少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双轴跟踪系统:
采用双轴跟踪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DNI
总辐射分为直接辐射量、散射辐射量、反射辐射量。
直射比= 水平面直接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
我国直射比分布情况:
以下是我国部分地区直射比情况以及对应的太阳能资源情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直射比高的地区(包头、乌海、张家口),DNI数值高于水平面总辐射,如果在这些地区的项目采用双轴跟踪,发电量会有较高的提升;
在直射比较低的地方(淮南、淮北、济宁),双轴跟踪则效果不会很好。下面通过实际测算,双轴跟踪式比固定式发电量提高理论测算值如下:
其相关性分析可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我们决定电站是否采用双轴跟踪的安装形式时,不妨先看一看当地资源数据中的直射比,结合我国资源图谱,当项目所在地直射比较高时,双轴跟踪的安装方式会对发电量带来显著的提升。
纬度决定平单轴/斜单轴的发电提升效率
为了区别于上述分析以及排除直射比对发电量数据的影响,我们选择直射比接近但纬度不同的地区进行分析。
下面是基于这三组地区的发电量测算,其增加值分别与当地固定式支架发电量对比:
可以看出:
无论平单轴还是斜单轴直射比高的地方,发电量提升都高。
低纬度地区平单轴相对于固定式增加的发电量比例明高于高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斜单轴相对于平单轴增加的发电量比例高于低纬度地区。
纬度同样决定固定可调式的发电提升效率
有了上述的分析基础,我们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为大家解释固定可调的影响因素:
内蒙古某地区(纬度41°)
2. 广东某地区(纬度21.2°)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高纬度地区,调节倾角对于斜面上辐射量的调节作用以及70°(冬季)倾角和15°(夏季)倾角的互补作用。如果按照上图理想状况调节组件的倾角,那么其发电输出曲线应为黑色线所示:
可以看出:高纬度地区固定可调式安装方式对发电量的增加明显,而低纬度地区则不太适合固定可调式安装方式。在高纬度地区,倾角降低时,夏季发电量明显增加;倾角升高时,冬季发电量明显增加。
总结:
光伏项目提高发电量目前主要依靠提高斜面上的辐射量以及提高系统效率,光伏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不断的优化系统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项目的系统效率,但是如今领跑者要求81%的系统效率提升空间已经很小了。光伏组件不同的安装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组件斜面上的辐射量,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以及地理位置,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已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大幅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水平的方法之一,同时兔子君也相信在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光伏跟踪系统应用到我国的光伏电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