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电站的路越来越窄,出路还得在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的建设、备案流程比地面简洁,但是因为优质的屋顶少且项目一般体量较小,较为分散,且投资不容易上规模,需要投资商转变投资思维。
相对于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光伏电源处于用户侧,发电供给当地负荷,视作负载,可以有效减少对电网供电的依赖,减少线路损耗。
2.充分利用建筑物表面,可以将光伏电池同时作为建筑材料,有效减少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
3.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的有效接口,运行灵活,适当条件下可以脱离电网独立运行。
分布式光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中国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43GW,但真正的分布式光伏,屋顶分布式光伏不到2GW,占比不到5%,三个原因导致了分布式光伏还没有真正起来:
1.国家西部光伏电站政策导向结果。一开始国家政策就是西部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导向,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下,日照好的西部光伏电站收益率高,东部分布式光伏收益率相对较低;西部地面电站符合大资金偏好,分布式又小又散,人均创收远低于地面电站;所以一窝蜂去西部。西部一下子上太多,搞得补贴总盘子不够用,造成补贴拖欠,发的电又输送不出来,造成西部限电。让中国光伏电站发展陷入困境。
2.分布式光伏电站本身的开发难点,如房产证问题,屋顶承重问题,企业信用问题。分布式光伏主战场在于工商业建筑,工商业电价高,消耗全国70%用电量。国家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类型的分布式项目,该类项目收益率虽高,有些项目甚至比地面项目多高,但面临业主信用问题,中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正面临着一个大的升级转型周期里,很多企业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倒掉,特别是产能过剩的产业,投资人很难判断该屋顶下的企业20年的稳定性。本来全额上网模式是分布式光伏好的发展方向,因为项目收益不跟屋顶下企业寿命挂钩,而跟建筑年限挂钩,这样项目收益就稳定多了。但国家政策没有做这样的导向。所以分布式光伏规模没有起来。
3.绿色建筑政策和光伏应用政策有些脱节,清洁能源配额制或绿证交易制度执行未落地。
分布式光伏的未来展望:
1.成本大幅下降,对补贴的依赖越来越小。
2.远大前景。屋顶光伏潜力超过300GW,目前仅安装3GW。
3.政策导向。2014年开始政策全面导向分布式光伏,经过两年铺垫,各地方政府补贴出台,投资分布式光伏时机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度电补贴、RPS强制配额制、绿证交易等政策也会逐渐出台。
4.投资人增多。在2016年6月30日地面光伏电站抢装高峰期过后,投资人大面积转向东部分布式光伏。
5.分布式光伏高收益和可靠性得到验证。一部分投资了高收益的自发自用类型分布式项目的投资人在扩大投资能力。真实案例:资本金收益率超过30%。
6.二级市场估值影响。地面光伏电站由于补贴拖欠及限电,造成上市公司估值偏低,反而分布式光伏估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