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出精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法路径……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创新脱贫攻坚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子……”在2015年四平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四平市委书记赵晓君强调。在同一次会议上,四平市市长王振才也曾指出:“要大胆探索,创新到位。找准脱贫着力点,不断增强内在发展能力,创新扶贫模式,确保扶贫举措切中要害。”
2015年末,四平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各县市扶贫工作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大家因地制宜,出谋划策,很多好的扶贫项目建设起来,百姓叫好声一片。其中,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的光伏+养鹅扶贫项目大放异彩,不仅从最实际的问题上帮助了贫困群众,也为其它地区的脱贫工作积累了宝贵。
85户贫困户 近半数因病残丧致贫
宝山村幅员面积10.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公顷,有2个自然屯,260户,1069口人,人均耕地5.6亩。以种植业为主,水田种植面积40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6.6%,
2015年末,宝山村有贫困户85户,占总户数的32.7%;贫困人口237人,占总人口数的22.2%。贫困人口人均收入3100元,以老弱病残为主,40岁以下90人,占38%;40至50岁42人,占17.7%;50至60岁85人,占35.9%;60岁以上20人,8.4%。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文化的58人,占24.5%;初中文化的157人,占66.2%;高中文化的22人,占9.3%。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因病因残丧致贫的40户,占47%;二是因耕地少且缺少致富项目致贫的6户,占7%;三是因孩子上学致贫的19户,占22.4%;四是五保户和低保户20户,占23.6%。
穷屯子翻身 居住环境不比城市差
外界传说,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原来贼拉穷,下雨后连一块干净的下脚地都没有。可现在,据说村里变了大模样,还经常有别地方的人组团参观学习。那么,宝山村真的像传言说的那样吗?带着诸多疑问,中国吉林网记者于9月7日来到宝山村一探究竟。
平坦的水泥硬化路面遍布宝山村,尽管因为当地沙土土壤结构有些灰尘,可在出行上一点也不比城市差。农家院墙正统一建设,部分还涂着宣传画,凸显人文气息。农家院内,砖瓦房墙壁上贴着瓷砖,门头停着小轿车。几个文化广场规模不小,凉亭、秋千、乒乓球案、篮球架、健身器材啥都有,开阔地能容纳最少百八十人扭秧歌、跳广场舞。这就是中国吉林网来到宝山村的第一印象。
“我们这原来穷,可现在政策好了,眼瞅着就奔小康了……”村头,一位采蘑菇归来的老大娘满脸笑容,提起现在的宝山村,腰板更直了。
500大鹅千余块光伏组件下“溜达”
“你来我们村,不去看看光伏项目算白来了,下面还有大鹅,不少人都来学习经验呢。”在宝山村,光伏扶贫项目几乎人人皆知。看来,这里是中国吉林网记者此行必去之处了。
出村的道路也是硬化水泥路,路旁种植着花生、高粱、绿豆等农作物。出村不远,中国吉林网记者来到了宝山村光伏扶贫项目所在地。离老远,就能看见成排的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可是,传说中的大鹅在哪里呢?中国吉林网记者只好上前观瞧。
大鹅在光伏板下觅食
“现在还是早上,大鹅还在棚里,一会儿就放出来了。”现场,一位身材偏瘦的男子对中国吉林网记者说。陈凤涛,饲养专业出身,曾经的下岗工人,现任双辽市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光伏+养鹅扶贫项目中的养鹅环节重要负责人。
大鹅在光伏板下觅食
只见,在光伏板背后有一个大棚。此时,大鹅们正在棚子里吃“早餐”。随后,在饲养员的指挥下,成群的大鹅冲出大棚,来到光伏板下“溜达”,光伏板下的杂草成了它们的餐后“零食”。
圈在大棚里的大鹅
“这是首批饲养的500只雏鹅,两个月大,明年二月份就能产蛋喽。”陈凤涛说起这些大鹅,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