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嘉兴光伏行业的业内人士来说,经历了国内光伏行业的漫长“寒冬”后,终于在去年拨开云雾见暖阳,今年的行业景象更是春光无限。
制图 张利昌
一组来自市经信委的最新统计数据,印证了我市光伏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制造端,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光伏企业实现产值87.96亿元,同比增长28.9%;利润总额9.15亿元,同比增长395.4%。在应用端,今年初以来,全市新增受理光伏项目395个,受理容量61.4兆瓦;新增并网项目388个,并网容量117兆瓦。
行业龙头企业“火力全开”
机器全速运转、员工忙忙碌碌……走进位于嘉善姚庄的昱辉阳光,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
“从产值、利润的曲线变化来看,2015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回升。”昱辉阳光财务总监张学如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昱辉阳光实现产值24.6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利润9373万元,同比增长9869.9%,“以昱辉阳光浙江基地为例,其主要生产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硅片,得益于国内行情好转,硅片单价比低谷时提高了1元,而企业的成本在下降。一升一降,带来了利润的大幅攀升。”
据了解,2005年,昱辉阳光在嘉善县姚庄镇落户投产;2006年,昱辉阳光在英国伦敦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浙江省首家在英国上市的企业;2008年,昱辉阳光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近几年,受国内产能过剩、欧美“双反”等影响,国内光伏行业遭遇“滑铁卢”,面对笼罩在头顶的重重“阴霾”,昱辉阳光坚持创新注重研发,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逐步打通了光伏全产业链。
“在几乎没有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工艺革新等举措,企业产能提高了约30%,目前总产能已经达到3吉瓦。与此同时,企业员工数量比高峰期下降了一半。”张学如告诉记者,昱辉阳光去年实现产值100.08亿元,同比增长30.6%,成为嘉善县首家产值超百亿企业。
国内光伏电站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兴起,让不少光伏制造企业“发现了新大陆”,进而纷纷涉足光伏终端市场。2015年下半年,昱辉阳光开始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在企业创始人、CEO李仙寿看来,这一布局或将“打造第二个昱辉”。
同样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也呈现出“火力全开”的良好发展格局。“产能满负荷运转,订单也十分充足。”晶科能源总裁助理、财务总监周方开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28.4亿元,同比增长67.1%;出口0.95亿美元,同比增长79.2%。
“只有从单一制造型企业发展为能源一体化企业,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晶科能源从2009年开始布局垂直产业链,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周方开表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池片、组件,2015年实现销售额102亿元,同比增长43.7%;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5%。
在布局应用端方面,晶科能源也是动作频频,2012年成立的晶科电力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设光伏电站,并网量已累计达1.1吉瓦;去年正式落户海宁的晶科能源家庭光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计划从江浙沪起步,进而在全国市场推广家庭光伏。
“屋顶经济”风头正劲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和买一台电视机差不多!”嘉兴光伏行业业内人士的这番话,正被越来越多嘉兴城乡居民接受。
最近这段时间,在嘉善县姚庄镇桃园新邨,270多户居民在陆续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居民李娟乐呵呵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的装机容量是3千瓦,花费不到3万元,不但能享受政府的补贴贷款,还能把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这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可以使用20多年,而我只需8年到9年就能收回成本了。现在每天都会打开手机APP,看看自家发了多少电呢!”
光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嘉兴人的生活。在位于秀洲区新塍镇的浙江省首个光伏发电村——沙家浜社区,96户居民早在2013年就陆续开始享受光伏生活。“相当于出租了我们家的屋顶,前3年每年可以获得2000元,之后每年可以获得600元,前后一共能拿20多年,而安装只要出3000元。这些太阳能光伏板就像给房子打了一把伞,夏天屋子里比以前会凉快一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沙家浜社区居民陈亚芳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32个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为1.88兆瓦。也就是说,已有532户城乡居民安装了分布式光伏电站。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设光伏电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像江浙沪这些土地资源珍贵的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与屋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获取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同时还能衍生出原本被忽视的“屋顶经济”。
位于秀洲国家高新区的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制造商,去年11月26日,该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秀洲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该公司不仅是光伏产业链的制造企业,还利用厂房屋顶建起了分布式光伏电站。
据了解,福莱特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13兆瓦,项目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并网,年平均发电量超120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近43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95吨、氮氧化合物36吨、二氧化碳10000吨。
厂房、住宅、医院、机关……每一处闲置楼顶都可以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每一幢建筑都可以变成一个小型“发电站”。截至4月7日,全市已受理光伏项目1344个,装机总容量945.526兆瓦,已并网运行光伏项目1259个,总并网容量838.641兆瓦,并网容量占受理容量比例为88.7%。其中,全市已受理分布式光伏项目1336个,装机总容量753.316兆瓦,已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1253个,并网容量716.23兆瓦,并网容量占受理容量比例为95.08%。嘉兴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受理容量和并网容量,占全省比例分别为46.96%和49.63%。
光伏小镇的未来想象空间
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市经信委副调研员杨河介绍说,作为浙江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地区,2012年以来,我市通过光伏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体制创新、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开发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区域“智慧电网”(局域网)建设、政策集成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等,探索出了令国家能源局点赞的“嘉兴模式”。
今年刚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秀洲光伏小镇,是嘉兴光伏行业版图上的一颗闪亮之星。小镇位于秀洲国家高新区内,东至秀新路、南至返修港、西至新塍大道、北至东升西路,规划空间独立连片,规划面积2.99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99平方公里。
根据发展蓝图,“光伏小镇”将以实现“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为发展理念,以光伏制造和光伏发电为轴心,以光伏服务和光伏旅游为延展,紧紧围绕“光伏概念”进行主题式发展。
秀洲光伏小镇将如何布局?嘉兴秀湖光伏科创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介绍说,光伏小镇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开发模式,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三片区”的主体功能结构,“‘一核’指围绕光伏科创园形成的核心节点,是光伏小镇乃至整个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中心,集中了产业孵化、研发办公、企业总部、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两带’指沿马泾港—金家木桥港东段和洪福桥港南段形成的滨水景观带;‘三片区’则分别为马泾港西北的文化休闲服务区、八字路以南的光伏装备制造区和八字路以北的光伏研发创新区。”
李斌告诉记者,所有省级特色小镇都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秀洲光伏小镇也不例外。在小镇的文化休闲服务区,占地300亩的“光伏小镇客厅”已进入设计阶段。届时,那里将被打造成秀洲光伏小镇的旅游窗口,集中展示小镇产业、文化、生态特色,是镇内居民和外来旅游者集散和休闲活动的中心。
小镇梦想大,秀洲光伏小镇如今已成为光伏行业众多创业创新者的梦想地。新南威尔士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嘉兴)光伏联合创新研究院、朗新—新耀新能源、索罗威新能源等60多个项目已落户小镇。
“我们公司的业务涵盖信息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服务、系统运营管理等,致力于‘互联网+新能源’的生态体系构建。光伏小镇的未来想象空间会很大,我们也很期待和这个小镇同频共振。”朗新—新耀新能源负责人缪鹭鸿表示。
链接:打造光伏应用 “嘉兴模式”升级版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也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预计平均每年光伏工程的投资要达到1500亿元,光伏产品每年要达到1500亿元,总的对经济增长贡献每年要达到3000亿元。估计10年以后,光伏发电就可以具备全面与煤电竞争的能力。
研究表明,在2035年至2040年,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可以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10%,达到1.2万亿千瓦时,替代煤炭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亿吨。
本月初,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光伏改变生活》中,梁志鹏在接受采访时还特别提到了嘉兴,“比如说浙江省的嘉兴市,现在他们屋顶的光伏,已经建到了80万千瓦,那么到2016年底,估计达到100万千瓦。如果说全国有300个城市,都达到这样的规模,那就是3亿千瓦,这对能源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浙江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我市下一步将重点拓展光伏建设载体,因地制宜利用居民屋顶、农业大棚、滩涂、鱼塘等资源,采用光伏扶贫、村集体建设、整区连片开发等形式,开发种类多样、形式不同的光伏发电项目,努力打造光伏发电应用“嘉兴模式”升级版。
“例如,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家庭光伏应用战略,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等。”市经信委副调研员杨河表示。
原标题:嘉兴光伏行业:拨开云雾见暖阳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