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光伏农业逐渐成为投资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这一全新的领域,而达到“园区化”、“平台化”、“产业化”运营的循环农业发展经济体系的或许只有昌盛日电一家。
昌盛日电总经理吴晓峰介绍称,公司通过园区化管理、平台化运营的模式,为园区内农民提供农业设施、农业种苗、技术指导、金融支持、统一包销等各个环节的支持服务,让有想法的农民可以在园区内创业,改变农民生产方式,同时也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农民更加适应在新型社区内集中居住,实现光伏农业综合体的建设。
按照估算,光伏设施农业按一个基本单元20兆瓦计算,可建设1000亩规模化、标准化的设施农业,不仅解决了农民自建大棚缺乏资金,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及设备无法应用的难题,而且也为广大贫困农民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据《焦点访谈》报道,当地村民孙允堂在园区内拥有一片占地10多亩的农田。自昌盛光伏农业园区建成后,他的部分农田被园区租用,不仅每年都能获得土地租金收益,还能通过其承包的3座光伏大棚获得额外的收益,即总收入从原先的2、3万翻番至7、8万元年收入。
而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扶贫办与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的工作意见》对光伏发电项目所创造的扶贫效果寄予了厚望。该意见要求,在2020年之前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较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然而,光伏农业项目的开发仍然面临着土地资源、建设标准等各方面的压力。吴晓峰表示:“截止目前,昌盛日电作为全国光伏农业综合体,已在全国建成40余个光伏现代产业园区,这为我们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业内亟需制定统一的光伏农业项目建设标准,因此,今年我们力争发起并承办一场全国性的光伏农业示范推广会议,并从全国光伏农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相关的应用标准,积极推动光伏农业产业有序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