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这是一场完美的蝶变。
2016年2月26日,对浙江省嘉兴市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期待已久的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正式揭牌。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消息传来,整个禾城为之振奋……
据了解,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目前已先后引进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中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北科建(嘉兴)创新园、生物医药“国千”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其中国家级、省级孵化器有8家,已累计孵化企业310余家。在与国家纳米中心共建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后,已与秀洲当地企业共建8家公司,实施了6个项目,促进纳米科研成果产业化。
成功晋级“国家队”,在这个更高的平台和全新的起点上,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又将如何迈出铿锵步伐?“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这种高标准的发展理念,正是国家高新区应有的“高”。
那么,“新”又将如何体现?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将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来推进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全方位彰显高新区的品质品位、气质气派、特点特色,使高新区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创新高地、人才特区、生态新城。
磨剑十年终成蝶不忘初心得始终
国家高新区的牌子是沉甸甸的,其背后是十年的风雨兼程,十年的拼搏实干。正是这种磨剑十年的毅力和不忘初心的坚持,将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铸就成了嘉兴市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基地和极富活力的经济新增长点。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回望过去的十年,是一部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征程史。从1997年12月初创的秀洲工业园区到现在国家高新区的正式揭牌,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脚踏实地,茁壮成长。
2006年秀洲工业园区以良好的开发基础,正式被确立为省级工业园区,完成了新的跨越。2011年2月,浙江省政府同意秀洲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1年3月由浙江省政府向国家正式申请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先后被批准为浙江省光伏“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区、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国家级微电子与元器件制造园区、省级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试点示范区、浙江省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省级服务业外包示范区、省重点扶持创意园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省级留学生创业园、省级博士后试点工作站、嘉兴新材料省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年间,这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浙江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同比增长28.4%;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45.84亿元,同比增长7.9%。此外,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7.88亿元,营业收入471.88亿元,出口总额15.24亿美元,实现利税38.49亿元。
十年间,这里的创新平台不断集聚。截至目前,园区内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北科建集团长三角创新园、中国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和中电科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等科技平台,并无缝对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正逐步增强对区域的科技辐射和带动效应。园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研发中心32家,涌现出了雅莹集团、生辉照明、福莱特等一批创新性行业领军企业。园区内有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共8家,孵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已初步构建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十年间,这里的发展亮点不断呈现。高新区承担了浙江省政府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任务,共引进光伏、泛光伏类新能源项目40个,折合人民币达120多亿元。首批61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50兆瓦,累计已发电1500万千瓦时,高新区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项目已并网发电91户。形成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推进服务、统一运营管理”的“嘉兴模式”,得到国家能源局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十年间,这里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出台了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了政策措施,确保财政一定比例额度用于支持管理建设和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向高新区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高新区建设,为高新区创建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