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的强势回暖加上国家层面对于光伏产业的大力扶持,使得整个光伏行业收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层出不穷的光伏投资模式充斥着投资市场,在这一股浪潮之下,很多民众纷纷投进了光伏投融资市场,但是虽然春风已经降临,但寒冬并非完全过去,在光伏市场投资究竟需要注意什么?有那些风险需要规避?又有哪些热点需要用心关注?让我们来听一听资深投资人士对市场的扼要分析吧。
光伏产业上游制造:寒冬刚过,依然料峭
光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产业名片,在全世界范围都处于绝对的领跑地位。然而,在欧美双反、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等影响下,光伏上游制造业处于艰难复苏的边缘。
光伏产业的终端电站建设:方兴未艾
我国光伏电站建设无论从量还是速上都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发展以光伏电站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并以此改变我国以化石燃烧为主的能源结构。后者正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也通过下游的建设消纳光伏上游制造业的产能。
光伏电站的金融属性:收益率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
由于发电量稳定、电价确定,光伏电站在运营周期内被认为具有稳定的收益,这个内部收益率通常会在10%以上。我们通过河北某电站的发电条件,计算出在年光照1500小时、标杆电价1元/千瓦时等条件下,该电站的内部收益率可达11.77%。我们以此粗略估算以30%的自有资金建设1GW的光伏电站,能够带来近80亿的折现现金流,对应80亿的市值。而且随着未来利率下行,收益率优势及折现估值都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电站开发考验企业运作能力:“路条”+“资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电站建设的难点之一在于获取项目的能力,包括被人称为“路条”的项目审批许可。电站建设的难点之二在于融资。融资难的问题在于其难以募集并网之前建设期间费用。繁杂的审批以及动辄数亿的资金,形成了进入电站建设的壁垒。只有业内专业企业或者具有较好现金流的相关企业,才有实力开发电站。
看好下游光伏电站建造及运维的企业
鉴于光伏电站的稳定性高收益特性及较高的进入壁垒,我们看好下游光伏电站建造及运维的企业,尤其是在项目资源攫取及资金获得拥有优势的企业。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穹顶之下,环保再掀波澜。而引起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我们现存的化石能源燃烧。明朗的天空呼唤清洁能源。减少有害物排放,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一片青山绿水蓝天,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就是在新能源政策的鼓励下,光伏电站正在成为整个产业链上新的蓝海。发电量和标杆电价的保证使电站具备了类固定收益的特性。融资问题是整个电站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但是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逐渐参与的其中。布局光伏电站建设将有利于相关上市公司。
核心假设或逻辑
光伏产业链将向两个方向发展
上游的制造业将继续沿着去产能、兼并重组的方向发展:在毛利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无法与龙头企业相抗衡,退出竞争成必然。大者愈大。但行业整体回暖仍需时日。
下游的电站建设成为新的亮点:
1.欧美双反刺激我国出台政策保护自主产业。国内电站建设成消纳产能的主要途径;
2.雾霾成患,改变能源结构,降低传统化石燃烧发电,增加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
利好相关企业
在上游不景气的情况下,下游电站建设有助于相关企业提高资产报酬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以保利协鑫、爱康科技、森源电气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下游电站建设。甚至主营业务非光伏产业的企业,如华北高速,也在进入电站领域。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电站收益的保证来源于发电量和收购电价的稳定。前者取决于EPC建设质量,后者取决于国家政策对电价的保证。如果两者有一个不能保证,则电站的固定回报性质将改变,影响投资收益。
第二,全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有明确的指标,资源具有稀缺性。如果企业无序进入行业,不利于电站建设的整体发展。
第三,“倒买倒卖路条”无法得到遏制,抬升EPC建设成本。
第四,油价维持低位,不利于新能源发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