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当大股东高纪凡、兴晟股权等两方提议私有化天合光能(TSL.NYSE)后,该公司不久前提出的电站业务单独拆分再上市这一方案,或许就要搁浅了。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拨打该公司首席财务官谭韧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电站计划有变?
从2013年下半年启动光伏下游战略之后,天合在近2年的时间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电站业务规模。
截止第三季度,天合的下游发电项目约610.4兆瓦,588.2兆瓦集中于国内,美国与欧洲各为4.2兆瓦、18兆瓦。按照此前谭韧的公开说法,公司希望整体打包所有电站资产(从电站开发、建设到持有运营)上市。而由于大量资产在国内,美国投资者是否会理解中国的电站项目运营也是一个疑问。因此外界猜测,其电站项目在国内上市的可能性最大。毕竟,目前弃光限电和政府补贴不及时发放等问题一时半会难以获得解决。
天合每年的下游电站营收约为几千万元,虽然营收不高,但建设大量电站所需资金是庞大的,这对于现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资电站项目、而盈利又不算太好的天合而言,似乎并不容易。今年第三季度,在付给一家美国光伏公司解决反垄断案件之后,天合的净利润为负值。
参考之前国内多家企业如茂硕电源(14.77, 0.07, 0.48%)、易事特(46.030, 0.42, 0.92%)等公司分别投资的100兆瓦左右光伏电站可发现,这类项目的用资额在8~10亿元左右。电站这样的大规模投建也离不开银行贷款,通常70%的资金需借款撬动,所以借贷压力及战略布局上看,如果电站业务可以分拆上市获得更好的融资,将可能是不少企业未来一大重点。
虽然天合之前也做过几次增发,并且为电站输入了资金,但在海外市场募集资金和贷款并不如想象中容易。还有一点在于,中国光伏电站大量布局国内各地,地面电站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高投入、抢资源阶段,一旦错过时点,对于电站尤其是地面电站的布局也会带来影响。而假设电站能在国内上市,资金获取的速度、额度都要快一些。
而天合要做大自己的下游电站项目之决心,也是业内的一致判断。
本报曾报道,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300兆瓦光伏电站出售时,这一国内的最大单体电站曾被质疑,交易过程存有疑问。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光伏电站项目所设计的相关交易条件较高,“受让方应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五年以上光伏组件制造、系统开发的企业法人,具备国家级的光伏研发平台;2013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负债率不高于70%。”该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仅国家级光伏研发平台、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这两项就把不少潜在受让者拦在了门外。而目前,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仅有天合光能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光伏公司,此役中,参与竞标的就有天合,其希望拿下这一电站也似乎是志在必得。而结果也不出所料。
然而,在公布天合将被私有化的消息后,该企业旗下的电站分拆并单独上市是否继续走下去,成了一个疑问。一位美股上市的大型光伏企业高管就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可能天合会在国内把所有旗下的资产放在一起借壳或单独上市,随后再做新一轮的拆分,这样的业务模式也更加清晰明确。但昨日本报采访高纪凡时,他未能做出更多评论。
天合开支不小
天合被私有化后、再回A股上市的这一考虑,可能是天合稳固现有地位的最佳路径,对公司的长期运营也将带来更多益处。高纪凡对于记者提出的“天合未来可能会回到A股”的这一问题,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今年第三季,天合的资产负债率已从上一季的70.4%攀升至74%。该公司的营业费用也居高不下:单季度看,与天合营收接近的美股公司阿特斯、晶科和晶澳三家企业的营业费用分别是9600万美元、76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但天合则高达1.3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三季度,天合的销售额是阿特斯的93.3%,营业费用则是阿特斯的137.5%。该指标高出其他同行并不是单季度特例,在去年第三季度时,天合与阿特斯的收入分别为6.17亿美元、9.14亿美元,但营业费用这一项中,两家公司分别开支了8400万美元和5300万美元。
而今年第三季度,天合的现金比率只有11%,相比阿特斯的14%和晶澳的28%,天合的这一数值也不高。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天合的实际情况也都低于竞争者阿特斯和晶澳。一位海外资深光伏分析师对记者说,“这也表明,天合的变现能力实则一般。”
如果要从事更多规模的电站项目,天合现有的收入规模虽大,但是变现速度可能并不够快,所以依然需要更多的银行及金融机构支持,如发债、增发等,而这些动作对企业来说,回到A股更方便操作。
前述大型美股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提醒道,现在天合选择私有化及回A等有几个好处:价格够低,有利于天合大股东高纪凡等回购其余流通股;国内A股将实行注册制,上市更方便,光伏企业的估值一时半会也不会很快下降;第三,天合的现有电站业务大部分在国内,投资者理解起来也容易许多。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