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2013年破产重整之后,另一家光伏龙头企业赛维LDK,也于近日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都因为激进投资,几乎同时陷入困境的这两家光伏巨头,却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前者在行业低迷期不得已重组“卖身”,后者则在地方政府层层托底保护之下,挺到市场复苏时机,即将通过破产重整减债复活。
2014年赛维LDK已通过重组化解了7亿美元的海外债务,而据2014年度财报披露,公司总负债为52.67亿美元(约合325.97亿人民币),国内债务规模接近300亿人民币,其中80%来自国内银行。
所谓“破产重整”,就是将债权人的债务打折清偿。当年无锡尚德被最终认定的债权总额为94.6亿元,最终重整方案确定的普通债权偿付比例为31.55%。如参照这一比例,赛维LDK可能有近150亿元银行贷款将通过破产重整划为坏账,最终被“合法”地一笔勾销。
光伏正走出低谷
赛维LDK和无锡尚德一样,都是因为在短时间内过度投资引发产能过剩,巨额负债危如累卵。2012年,多晶硅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比2011年下跌了61%,直接导致两家企业现金流枯竭,无力偿债。
两家企业选择破产重整的时机不同,命运也大不相同。2013年3月,整个光伏行业仍十分低迷,无锡尚德就进入了破产重整程序,以快速解决100多亿债务问题;而赛维LDK却硬是坚挺了两年多,迎来了2015年光伏行业终于走出低谷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都在迅速的复苏和发展。
今年以来,尤其是从第三季度开始,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需求旺盛,目前中国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几乎都满负荷生产,并且毛利润已经达到15-20%,其中,硅片制造环节的利润率已经超过20%。
赛维LDK拥有硅料、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恰恰硅片环节是其最具核心竞争力而且产能最大的部分。截至目前,赛维LDK的硅片产能超过2GW。
赛维LDK在近日的公告中宣布,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均实现正现金流。今年1月-10月份,实现了各项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其中硅片日产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产品供不应求。
在这个时点进行破产重整,令赛维LDK占据了有利的市场时机,各方债权人更容易达成共识和债务重组条件,预计重整进程只是程序性问题。
政府全力托底
赛维LDK与无锡尚德同时陷入困境,为何它可以在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两年多后,才走上这条路?
地方政府在其间的作用举足轻重。新余市只有钢铁和新能源两大支柱产业,作为整个江西省最大的光伏企业,赛维LDK支撑着当地的经济和就业,这家企业的生死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简直“重于泰山”。
赛维LDK在2006年创立时就得到了新余市政府2亿元借款,并得到低价电力供应的保证。随后地方政府力促其壮大,最高峰时拥有近2.5万员工,力求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抢占先机。然而在其耗资超过百亿元的硅料厂匆匆上马不久后,国际硅料价格戏剧性的暴跌,高速发展的赛维LDK戛然而止。
对比而言,无锡尚德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虽然也很重视无锡尚德这家企业,一度将其视为“无锡名片”,但无锡市的经济规模大约是新余市的10倍,其经济支柱除了新能源,还有机械装备、纺织及服装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一批产业,地方政府更多是希望尽快解决无锡尚德的难题。
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赛维LDK一直努力回避破产重整,选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的方式延续生存。2012年至2013年,赛维LDK引入了两大新股东,一个是福来投资有限公司,一个是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底,这两家股东分别拥有赛维LDK16.1%和9.7%的股权,成其第二大和第三股东。
恒瑞新能源是一家国有公司,江西新余市政府持有其40%的股权,2012年10月,这家公司以高于市价逾两成的2293万美元,认购赛维LDK的股份,实质上就是变相输血维持其生存。
赛维陷入困境后,地方政府出台了众多救助措施,甚至成立了派驻赛维公司的政府帮扶小组,全力帮助企业协调各金融机构。
但是,作为年财政收入不过120多亿的新余市政府,靠行政力量拯救赛维LDK显然力不从心,破产重整,逼迫金融机构核减债务,无疑是最可行的重生之计。
值得一提的是,赛维LDK为持续性输血付出的代价是,资产负债率从2012年的103%发展到了2014年的178%,债务规模如滚雪球般的增长,远远超过曾经的行业老大无锡尚德。
赛维LDK案例是政府过度干预、政企关系过度深化的典型样本。企业的成长应遵循市场规律,自我承担市场投资风险,行政之手拔苗助长的苦果,最终为之埋单的是公众利益。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