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国镇光伏产业园,放眼望去,已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里横竖成行的光伏支架和发电板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建设中的光伏发电项目现场鏖战正酣,机器轰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片曾经人迹罕至的“涝洼地”,如今正华丽变身,催生新的“阳光经济”,一步步开启该镇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安国镇光伏产业园项目规划综合利用张双楼煤矿塌陷地3000亩,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先期已建成协合20MW光伏发电项目。目前正辉15MW和国源16MW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总投资3亿元,利用煤矿塌陷地1000亩,年底前将全部并网发电,年平均上网电量为3702.6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1.05万吨,减少CO、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烟尘30350.44吨。该镇副镇长甄宗勤告诉记者,计划明年再扩建50MW,届时将真正建成百兆瓦光伏产业园。
为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该镇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践行招商引资承诺,服务好、协调好产业园项目建设,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工程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施工人员的辛勤努力。建设者们快马加鞭,在“涝洼地”鏖战开拓,项目面貌日新月异。记者在正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电池板设备已经全部进场,支架基础已全部建设完工,工人们正安装太阳能板,建设升压站和输电线路。徐州正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徐延山告诉记者,项目自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积极做好预控,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抢工期、争速度、保发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提升。“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的发展模式是产业园发电项目建设的亮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塌陷地特点,探索灵活的土地利用方式,将项目开发与农业、渔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变荒为宝,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光互补”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下方及其阵列之间种植喜阴农作物或养殖鸭、鹅等家禽;另一种是将传统农业大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相结合,在光伏大棚里种植食用菌。“渔光互补”的方式主要是在水面上建设光伏电站,水面下养殖甲鱼、螃蟹、龙虾等喜阴鱼类。甄宗勤还告诉记者,园区建成后与安国湖湿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集湿地生态旅游、工业光伏参观、农业采摘垂钓于一体的休闲娱乐观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