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REC扮演双反“跳梁小丑” 中国光伏实力反击    

来源:证券日报发布时间:2015-09-28 08:35:05

国际贸易谈判的天平永远倾于强者。恰如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中美光伏“双反”拉锯战中,凭借掌握着更多“筹码”,中国光伏似乎已占据了上风。
  
  近日,总部在挪威,产业却设于美国的知名多晶硅企业REC总裁ToreTorvund突然饶有兴致地就中美两国光伏“双反”品头论足了一番,他扬言,“尽管中美就光伏电池板贸易的谈判已有了巨大进展,但倘若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措施来协调两国的多晶硅贸易,那么,这场‘贸易战’便不会结束”。
  
  此言一出,听者想必会感受到其话外之音,ToreTorvund言下,“不让REC的多晶硅卖到中国,中国的光伏电池板就休想卖到美国。”
  
  不过,在ToreTorvund口出不逊的另一面,REC也打出了张“悲情牌”,其宣称,如果对华出口的美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仍需缴纳高达57%的惩罚性关税,则REC将不得不关闭位于华盛顿州摩西莱克的厂房,并将现有的720名员工裁至400名。
  
  这似乎并非捏造。日前,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据海关数据统计编制的报告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总量创出了历史新低,环比大幅下降65.2%。其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仅为25吨,环比大幅减少92.4%,占当月自美国进口总量的12.5%。
  
  “中国拥有全球第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光伏制造国。对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多晶硅企业而言,失去了中国市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某光伏业界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次,REC是真的着急了”。
  
  REC扮演双反“跳梁小丑”
  
  值得深究的迹象是,作为中美光伏之争的始作俑者——SolarWorld如今已退居幕后;反倒是彼时默不作声的REC、Hemolock等愈发乐于扮演“跳梁小丑”。
  
  这当然不难解释,在由“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构成的光伏制造产业链中,身处中下游,制造电池板、组件的SolarWorld与生产多晶硅的REC、Hemolock分属不同环节,也就具有了迥异的“利”场。
  
  2014年底,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华二次“双反”终裁结果,其认定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我国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
  
  至此,SolarWarld代表的一批美国中下游电池、组件厂商总算放下了悬着的心。始于2012年的第一次“双反”以及上述的二次“双反”,在SolarWarld的怂恿下,美国将价廉物美的中国光伏挡在了门外,而SolarWarld等美国光伏企业则在“双反”关税的庇护下得以部分存活。
  
  虽然SolarWarld等在两次“双反”上都占到了便宜,但放眼中美光伏产业贸易之争,中方姗姗来迟的“反击”,却也着实戳中了美方的痛处。之所以要将此处的“反击”加上引号,源于中方此举即是“反击”,亦非“反击”。
  
  2014年1月20日,经过翔实的调查,我国商务部实施了“对美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53.3%-57%反倾销税”的贸易救济措施。直至今日,REC总裁ToreTorvund在发表上述言论时仍然坚称,中国实施对美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反倾销措施,就是为了“反击”美国对华光伏的二次“双反”,并强调,REC被无辜地卷入了这场激烈的贸易之争。
  
  对于中方是不是在“反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何理解中国实施这一贸易救济措施的初衷,只能见仁见智。但双方都必须承认的是,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当面对欧美多晶硅失去国内市场后的涌入,引发从2011年之后价格断崖式下跌至2013年的16美元/公斤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是理所应当的。这与美国是否对华光伏实施了两次‘双反’无关”。
  
  中方贸易救济姗姗来迟

  
  但如今,一定要将中国对美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视作“反击”,也并非说不通,毕竟,担忧就此失去中国市场的REC等多晶硅厂商,也是美国光伏产业的一份子。
  
  那么,REC为何不在三年前美方发起“双反”时主持“公道”,偏偏要等到中方对美多晶硅这一贸易救济措施执行了逾一年半后,方才表现出着急呢?
  
  《证券日报》此前曾就2014年1月20日我国对自美国和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和2014年5月1日对自欧盟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后,我国加工贸易项下的多晶硅进口出现激增,进行了系列跟踪报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借助中国特有的加工贸易进口免税政策,美国多晶硅厂商不但没有受到中国对美多晶硅“双反”征税的影响,反而加大了向中国市场倾销的力度。
  
  为了扭转令贸易救济失效的局面,2014年8月1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指令,暂停了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58号文”)。
  
  但事实上,在“58号文”执行期(2014年9月1日)与发布日的两周(8月14日-8月29日)时间里,基层部门突击审批了总额逾10万吨的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申请!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份的进口额,一些合同期限甚至跨过2014年12月31日,最长签到了2015年的8月份。
  
  正因为此,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在实施了贸易救济,并以“58号文”暂停加工贸易进口的2014年,美国对华多晶硅出口仍高达2.1万吨,仅比上年的2.2万吨略微减少了5%,且其中90%以上均通过免除所有关税(包括反倾销税)的加工贸易方式。而201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多晶硅出口仍然超过了1万吨,其中除少量为不列入“双反”的半导体用多晶硅,几乎全部通过加工贸易规避了“双反”征税。

美国市场已无法要挟中国光伏
  
  今年8月份,“58号文”执行前两周突击审批的10万吨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申请终于陆续执行完毕,历经坎坷的贸易救济也总算发挥了效力。受此影响,8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总量创出历史新低,其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环比大幅减少。而这也正是REC总裁此时要以中美光伏之争能否化解为要挟,欲迫使中国放弃多晶硅贸易救济措施的原因所在。
  
  但遗憾的是,时过境迁,如今已愈发强大,且饱受贸易壁垒之挫的中国光伏学会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市场对中国光伏来说,真的已不那么重要。一方面是占比不大,其份额已被国内及日本、印度等新兴市场所替代;另一方面,仅201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基地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便超过1.5吉瓦,而‘双反’前,正常全年的对美出货量也不过3吉瓦左右。”某光伏企业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特别是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崛起,令中国光伏有了底气,而价廉物美的中国光伏产品走到世界各地都极具竞争力”。
  
  在REC想象中的谈判桌前,本应坐着中美双方电池、组件厂商,以及中美双方多晶硅厂商等四方代表。借着习近平主席访美的契机,REC希望说服美国电池、组件厂商放弃“双反”庇护;说服中国电池、组件厂商放弃他们已建成或在建的海外基地,按照一种类似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却仍然苛刻的方式将产品出口到如今已不那么重要的美国市场;以及逼迫中国多晶硅厂商放弃贸易救济,放任美国多晶硅毫无限制地对华倾销,从而成为化解中美光伏贸易摩擦谈判的最大赢家。
  
  显然,REC的算盘打错了。如今,在其想象中谈判桌前的四方代表缺席了三方,甚至连唯一有可能与REC利益一致的中国电池、组件厂商,也对此毫无兴趣。“这样的谈判,对于目前毛利达到两位数的中国电池、组件厂商来说,至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对受持续低价压制,进入全面亏损且扭亏无望的中国多晶产业来说,却无异于‘火上浇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刘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刘晶认为,“在已跃升为全球光伏第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只有壮大作为光伏原料的多晶硅产业,中国才真正称得上光伏制造大国,彻底走出了光伏发展‘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而反之,在欧美失去了光伏制造竞争力后,其庞大的多晶硅产能只能寄望于一个出路,那便是中国光伏”。
  
  光伏原料总体供应充足
  
  在是否解决中美光伏贸易的问题上,如今的中国十分从容。而考虑到光伏的长远发展,中国也绝不愿被“釜底抽薪”,受制于海外多晶硅。
  
  REC总裁难道真的不清楚自身处境吗?或许是认识到理想的不切实际,他才会“着急”地说,“虽然中国的多晶硅生产商一直宣扬他们的成本低廉,但是他们的产量连本国多晶硅需求的一半都满足不了。如果他们想扩大产能,做到全球领先,对多晶硅的需求还会更大。我实在是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开放多晶硅进口”。
  
  就此,一组数据便足以将之反驳。首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多晶硅2.1万吨,自其他国家地区进口8.1万吨,合计10.2万吨,而当年中国多晶硅自产量为13.6万吨;其次,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晶体硅光伏产品产量为35吉瓦,耗用多晶硅17.5万吨。也就是说,在2014年中国自产及进口多晶硅总量共计23.8万吨,抵消17.5完吨后,余有高达6.3万吨多晶硅以硅片等原料的方式出口。而以自产13.6万吨多晶硅,对应17.5完吨的需求,中国多晶硅自给率则高达77.7%,即从用料角度出发,彼时仅完成全年进口量(10.2万吨)的一半便已足够。
  
  看来,中国光伏不但已不在乎美国市场,更已无需依赖美国多晶硅。
  
  马海天向记者介绍,“从进口情况看,美国多晶硅进口的减少有韩国的增加弥补,且东南亚地区有新的多晶硅产能释放,欧洲及其他地区对中国的出口也是稳定的。所以,总体上,国外的多晶硅对中国市场是高度依赖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据海关数据统计编制的报告显示,尽管今年8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总量创出了历史新低,环比大幅下降65.2%,不到正常时候进口量的10%。“但8月份我国多晶硅总进口量仍高达8561吨,其虽较加工贸易进口大行其道时的万吨级略有缩减,但这个量也已达到了以往正常进口月份的均值。”刘晶称。
  
  在进口量无明显减少的同时,多晶硅月进口均价再创历史新低,降至16.40美元/公斤,进口的量价双重压制,导致国内多晶硅厂商库存高企,国内价格一路下滑几近跌破成本线,生产运营举步维艰。
  
  而在进口之外,即便生存状况欠佳,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企业仍然完成了7.78万吨多晶硅产量,7月份-8月份仍然完成产量2.81万吨,每月保持1.4万吨水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预计,201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将超过16万吨。而按照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的估计,2015年中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不会超过38吉瓦。
  
  刘晶就此分析,“中国多晶硅16万吨的产量可提供32吉瓦光伏产品的原料,照此计算,原料自给率将提高到84%以上,加上上半年已经有的6万吨进口量,和下半年预计中的5万吨进口量,中国市场多晶硅供应将超过需求达8万吨,这些产量还需要以硅片等方式再出口”。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1.5GW!谷歌与Energix携手在美国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

1.5GW!谷歌与Energix携手在美国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

近日,科技巨头谷歌与可再生能源公司Energix Renewables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到2030年向美国市场供应1.5GW的太阳能电力。此举将增强两公司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地位。该协议还涵盖了可再生能源证书(RECs)的购买,这

谷歌太阳能RECsEnergix
2024-08-23
2023新能源国际合作论坛成功召开

2023新能源国际合作论坛成功召开

11月2日下午,在CREC2023开幕后,由江苏省贸促会、无锡市政府、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共同主办,无锡市贸促会、宜兴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国际商会新能源专委会等承办的“2023新能源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办。江苏省贸促会(国际商会)会长尹建庆,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文栋、罗马尼亚奥多尔黑塞库耶斯克市市长阿帕德·盖尔非,江苏省贸促会副会长、无锡市贸促会(无锡国际商会)会长钱前,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副总裁、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秘书长叶晖,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分会秘书长张森,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范国远,泰国光伏

CREC2023新能源
2023-11-08
CREC2023举行首次发布活动

CREC2023举行首次发布活动

4月26日上午,值无锡新能源商会第三届首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组委发布了CREC2023活动规划。无锡市政协副主席许立新、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沈辉、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潘彬宾、无锡市贸促会副会长龚智杰、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蒋谊春、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院长鲍军,以及无锡新能源商会联席主席、监事、理事、会员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商会秘书长朱刚主持。

CREC2023太阳能光伏技术
2023-04-28
零碳有光储 绿色好生活!上能电气CREC2022精彩同行

零碳有光储 绿色好生活!上能电气CREC2022精彩同行

11月17日-19日,第十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如期而至。上能电气以“零碳光储 绿色生活”为主题精彩亮相,带来内外兼修的上能悦家系列户用及工商业系列逆变器、悦享SOLAR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地面光伏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助力零碳电力构建,赋能美好生活。

上能电气CREC2022光伏
2022-11-22
陆川致信中国光伏:志合越山海,竞合谋共赢

陆川致信中国光伏:志合越山海,竞合谋共赢

9月19日,正泰新能源董事长、正泰新能董事长兼总裁陆川博士受邀录制CCTV财经《对话》栏目,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TCL中环、通威集团及协鑫集团的掌门人等光伏行业的领军人物一起,围绕“2024光伏信心在哪里”这一主题,现场直面产业现状,直击产业痛点,共话产业未来。

正泰新能陆川中国光伏
2024-09-24
这一夜,光伏产业所有大佬齐聚《对话》:我们有信心!

这一夜,光伏产业所有大佬齐聚《对话》:我们有信心!

《对话》曾无数次将镜头对准光伏产业,见证了中国光伏如过山车般的起起伏伏。从曾经的“三头在外”到如今“三项世界第一”,从曾经作为新能源被称为“无足轻重的垃圾能源”,到今天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主力能源”。但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光伏在成长道路上,遭遇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和非议。“业绩爆雷”、“全行业亏损”、“形势严峻”、“冰火两重天”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光伏产业中国光伏
2024-09-20
中国光伏600亿重构全球供应链!

中国光伏600亿重构全球供应链!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出海早已不是新鲜事。从早期的“三头在外”(原料、市场、核心设备均依赖进口),到如今深度融入全球主流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前赴后继,正在重构全球光伏供应链。

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企业光伏电池
2024-08-05
东南亚光伏再传“寒意”中国企业相中新热土

东南亚光伏再传“寒意”中国企业相中新热土

本周6月6日,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为期两年的进口豁免到期。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布局将受到影响。今年,美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加强对太阳能设备关税的规则。先是宣布提高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关税,将301条款中

美国光伏行业东南亚光伏中国光伏
2024-06-08
暂停备案!河南某地开展光伏市场专项整治

暂停备案!河南某地开展光伏市场专项整治

12月28日,河南滑县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光伏市场专项整治的公告。自2024年12月30日起,对滑县光伏市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期间,光伏项目暂停备案。

光伏市场光伏项目
2024-12-31
标普全球胡丹:新兴市场崛起,产业链成本结构生变

标普全球胡丹:新兴市场崛起,产业链成本结构生变

光伏渗透率提升带来消纳和输配压力,电网投资增速加快,分布式光伏面临新挑战。

胡丹光伏行业光伏市场2024创新分享会
2024-12-30
晶澳科技出席BNEF 2024上海峰会,直击拉美光伏市场新变化

晶澳科技出席BNEF 2024上海峰会,直击拉美光伏市场新变化

12月3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2024年度上海峰会隆重召开。本届峰会云集数百位资深行业领袖、投资专家和政界人士,共同探讨未来中长期能源、工业和交通行业的关键议题。晶澳科技副总裁、全球市场营销中心总经理祝道诚应邀出席大会,并围绕“拉美市场能源转型机遇”展开深入探讨。

晶澳科技光伏市场
2024-12-04
全球首张|三钧CVT铝线荣获日本S-JET权威认证

全球首张|三钧CVT铝线荣获日本S-JET权威认证

深耕日本市场数十年,三钧线缆通过对日本光伏市场需求的动态跟踪,对客户诉求的实时归纳,于2024年11月5日成功通过S-JET权威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获得AL-CVT、AL-CV线缆认证证书的线缆制造商。

三钧线缆光伏市场
2024-11-2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REC扮演双反“跳梁小丑” 中国光伏实力反击    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