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能源互联网概念热火朝天。7月上旬,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上海考察时,考察了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处推荐的上海市“互联网+智慧能源(600869,股吧)”的代表企业晖保智能。
“与众多拼命挂靠能源互联网概念的企业不同,我们并不想炒作这一概念,现在炒作这一概念还为时过早。” 晖保智能副总经理许瀚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作为一家第三方能源数据公司和能源4.0工业技术提供商,我们更关注构成未来能源互联网的细胞——新能源企业,推动光伏电站资产的智能化、数据化和金融化。”
许瀚丹介绍,“我们的光伏电站资产管理系统能覆盖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系统,把能源的数据远程传输之后,系统可以专业的分析、评估和判断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质量。一方面为电站开发商和金融机构提供准确的评估数据,帮助电站提高发电量,另一方面也为即将开展的电站交易提供保障。目前,晖保智能提供系统智能化改造服务的光伏电站规模已达5.6GW,电站总数超过350个。”
目前,晖保智能正在尝试搭建一个光伏行业的综合平台——“微能云”,包括新能源生态互动平台、品质产业电商平台和能源互联金融平台三个平台。其中能源互联金融平台已经上线,目前已有来自金融机构的500亿的光伏电站专项资金打算通过这个平台进行风险评估。
可提高光伏发电项目5%-10%左右的发电量
《21世纪》: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尝试扮演光伏电站第三方数据服务商的角色,各种服务产品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你们的核心产品是什么?能够给光伏电站提供哪些服务?
许瀚丹:晖保智能的系统产品是基于可靠性工程学预测技术与实时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能源工业领域的行业设备与系统运行特征,针对新能源电站资产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与评估分析,公司的产品核心主要集中在两部分:分别为高可靠性智能数据采集传感终端设备系列产品和新能源电站资产管理与数据分析平台。
前者是本着能够让各类新能源设备高效率的产生、采集以及远程无线安全传输数据信号为根本研发理念,通过系统集成与通讯设备的有效链接,同时融入最先进的物联网和无线移动技术,达到准确稳定的采集获取新能源发电侧的发电性能各项指标和数据。
后者是通过来自硅谷的最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将来自复杂环境下的各类实时数据采集后做实时过滤和即时提炼,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高速有效处理和自学习下的智慧化分析,实时监测和进行预防性警报,而且大力提升新能源电站的发电效率,并有效延长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寿命。我们认为这也是典型的“互联网+光伏电站”的一个典型体现。
目前晖保智能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从电站设备、建设、并网、运行以及维护等电站寿命周期的全过程来反映其资产的状况,为客观的质量评价和等级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持。。
《21世纪》:你们的产品和服务都有哪些客户?他们的电站有多大规模,都分布在哪里?具体到一个发电项目,可以帮助提高多少发电量?
许瀚丹:我们已经帮助总量超过5.6G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实施了智能化改造。这些项目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类型也多种多样,既包括3GW左右的金太阳发电项目,还包括超过2GW的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项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客户包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10MW)、中广核太阳能(300MW)、上汽集团(600104,股吧)(100MW)、晶科电力(1GW)、大唐新能源(100MW),还有很多相对规模体量没有这么大但是对电站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业主,例如上海久能新能源公司和鼎盛太阳能等战略客户。根据我们的测算,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光伏发电项目提高5%-10%左右的发电量。
点评五大第三方服务商差异
《21世纪》:晖保智能的一个核心业务就是第三方能源数据运营服务,那么你们与同样涉足这类业务的阳光电源(300274,股吧)、华为、木联能、远景等企业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许瀚丹:目前第三方数据运营商各有特色。作为国内最大的逆变器生产商,阳光电源的逆变器虽然与国际上特别是德国的产品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无疑是国内最好,但它正在尝试由逆变器设备过渡到服务,它毕竟是做硬件出身的,其云服务主要是基于硬件的软件服务升级,目前还未看到特别好的云服务内容。
华为的光伏业务板块主要提供智能设备和运维解决方案,核心是卖逆变器,兼带提供运维服务。优点是品牌响亮,销售队伍人数多且专业,设备和软件可以一起搭售,软件费用打包到逆变器价格中,让客户感觉费用比较划算,服务到位。缺点包括组串级的逆变器不能适用于所有电站,高端软件开发实力不够,软件技术革新可能跟国际上对比有比较大的距离,最大缺点是客户把中控中心交给华为后期的粘性太强,导致必须采购华为逆变器,不够中立。
木联能是相对专业的风电和光伏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技术提供商,整体定位上更偏向于运维服务提供和促成电站交易的平台服务商。优点是行业背景比较强,光伏行业经验也比较丰富。缺点是软件本身有些传统,据客户反馈其现场组态软件的升级版数据量较大,分析和运行速度相对较慢。
远景主要是风电行业比较优秀的运维设备提供商,近年开始进入国内光伏行业,开发了阿波罗光伏云平台。其优点是善于资源整合、市场推广,产品的用户界面友好。但是由于太阳能行业经验不足,可能监控内容比较简单,且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采集设备。
晖保智能的定位与上述四家企业不同,既没有阳光电源和华为的逆变器销售业务,也不像木联能那样涉足运维服务,或者像远景那样在光伏电站服务领域经验还有待丰富。
晖保智能主要定位于能源数据运营商和能源4.0工业技术提供商,既有数据服务所需的硬件设备,如数据采集前端服务器、天气数据采集系统和标准版系统(用作PR测定);也有数据服务所需的软件产品,如远程智能监控和运维管理软件系统、基于大数据和公有云的资产评估风控软件系统——能源互联金融平台、基于公有云的能源新生态平台以及专门为运维现场服务人员应用的移动管理系统。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数据处理和运营方面的实战经验,正如前面我所说,我们已经帮助总量超过5.6G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实施了系统智能化改造,且这些项目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追溯和查询的。
第三方平台推动光伏电站资产金融化
《21世纪》:晖保智能很强调光伏电站资产的智能化、数据化和金融化,如何理解光伏电站资产的金融化?
许瀚丹:任何投资的项目都被希望是可评估、可判断、可预测和可监测的,光伏发电作为一个典型资产型投资项目本身具有典型的金融属性:一个光伏电站的投资金额是固定的,其现金流是可预测的,其基于电费的投资回报率也是稳定可靠的,因此可以做一些金融产品。然而这仅仅是理想状况。
实际上,目前大多是光伏电站在设计建设与运维全过程中,其采用的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监测数据和有效的传输,在准确性和精确度上会存在一定缺陷。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包含电站内外部环境各种影响因素,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敏感性极强,光伏电站的有关数据一般愿意放在项目的监测中控室或者集团层面的私有云平台上。这些数据未必能够对金融机构实时全面开放。
再加上电站面临的弃光限电问题,其投资回报率又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现在金融机构很少会为光伏电站项目提供基于其未来收益担保的贷款,而是需要项目公司提供其他的担保。
《21世纪》:目前你们搭建的基于公有云的能源互联金融平台会采取何种业务模式?
许瀚丹:我们作为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在公有云平台上,对需要进行金融化的电站进行一段时间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反映出电站的资产价值和效益走势,让资本更有效鉴别电站,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光伏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难的问题。目前这个平台自今年7月推出以来,已经吸引了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等金融机构的入驻。
通过能源互联金融平台,可对每个电站大量数据做到专业化管理,为金融机构和电站运营商都可提供资产管理风险管控,这些数据会包括电站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投融资及交易等的各个环节出现的数据。对于已建成电站,该平台可实时提供电站的质量和运行状况,对电站进行实时监测监控,评估经营情况并预估部分潜在风险。预估风险可包括今后某一段时间内,电站是不是会发生电器短路的风险,组件是不是会发生衰退等等。金融机构通过这个平台,还可以实时掌握电站的发电情况,而且还能与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实时对比,以及相同气象条件下的同类电站的效率的实时对比,系统自动根据数据为这些电站的效率进行排序和打分评价。
从私有云平台到公有云平台是趋势
《21世纪》:问题在于,企业是否愿意将其资产数据放到一个第三方的公有云平台上来?
许瀚丹:当然,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现在让光伏电站项目的资产数据都放到公有云平台上来并不现实,这需要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从产融结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光伏电站资产透明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我们作为平台运营商,也在通过创新手段,促使这一趋势早日变成现实,金融机构风险降低,他们将愿意为风险控制手段的应用承担相对合理的费用;而建设业主也因为这样的资产服务能够更好的管理其资产、降低自身管理和资产风险,提升管控能力,他们由于能够获得这样的好的服务和收益也应该为此付出相对的成本。
《21世纪》:“微能云”平台所包含的新能源生态互动平台、品质产业电商平台和能源互联金融平台三个平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另外两个平台进展如何?“微能云”平台的目标是什么?
许瀚丹:它们是一种互补合作共同促进的作用。目前两个平台的进展比较顺利,预计新能源生态互动平台将在9月份对外公布和面世;品质产业电商平台也将在11月份对外发布。“微能云”平台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市场的手来真正起作用,行业生态真正的自循环健康有规则的发展起来,促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崭新极具创新力的行业生态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