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技术 > 正文

国家纳米中心关于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获进展

来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发布时间:2024-07-26 14:22:28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周惠琼等在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设计与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合成设计了系列具有层间轻微位移的Dion-Jacobson型钙钛矿材料,并实现了该材料在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刮涂工艺上的最高转换效率19.11%,以及超过6000小时最大功率点下的运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astable and efficient slight-interlayer-displacement 2D Dion-Jacobs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效率、稳定性和可拓展的大面积器件制备技术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际应用的三个关键。相比于三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二维钙钛矿中的Ruddlesden-Popper型和Dion-Jacobson型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器件性能。在效率上,这两种类型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普遍低于19%。该团队利用锍阳离子辅助中间相工程调控Ruddlesden-Popper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实现了19.08%的光电转化效率。而关于提升Dion-Jacobson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性能的研究相对不足。在稳定性上,理论上Dion-Jacobson型较Ruddlesden-Popper型钙钛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实际报道显示目前发现的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在大气环境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大面积工艺上,Dion-Jacobson型钙钛矿缺乏研究,而Ruddlesden-Popper型钙钛矿在刮涂工艺上已实现约16%的转换效率。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稳定的Dion-Jacobson型钙钛矿材料,并实现高效、稳定及可拓展大面积的器件工艺具有挑战性。

鉴于此,该研究利用柔性的1,4-环己烷二甲铵合成设计了一系列新型的轻微层间位移型Dion-Jacobson钙钛矿材料。研究发现,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湿度、热稳定性及光照稳定性。进一步,研究采用刮涂工艺制备了系列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在n=5的钙钛矿组分中获得最高转换效率19.11%。这一效率是目前基于准二维钙钛矿电池刮涂工艺最高的转换效率。同时,未封装电池在~90%相对湿度老化条件下4000小时后可保持初始效率的92%。此外,这些电池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在经过超过5000小时的热处理后,或在100 mW cm-2连续光照下在45°C下以最大功率点运行超过6000小时后,效率损失可忽略不计。上述成果为高效稳定的准二维钙钛矿电池制备及产业化提供了借鉴。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国家纳米中心关于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获进展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近日,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携手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明志科技大学顶尖学者组成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团队,以2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31.5%的下一代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2025-01-22
刷新纪录!该大学课题组年初实现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刷新纪录!该大学课题组年初实现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2025年伊始,南开大学的科研项目就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今年年初,组内实现了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袁明鉴介绍说,“这是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效率的最高值。”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1-21
基于共吸附自组装单层的倒置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到24.68%

基于共吸附自组装单层的倒置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到24.68%

倒置钙钛矿电池呈现出 “p - i - n” 的器件结构,其空穴选择性接触的 p 层处于本征钙钛矿层 i 的底部,而电子传递层的 n 层则位于钙钛矿层上方。传统的卤化物钙钛矿电池结构相同,不过顺序相反,是 “n - i - p” 布局。在 “n - i - p” 结构里,太阳能电池由电子传输层(ETL)一侧接受照射;而在 “p - i - n” 结构中,则是通过 HTL 表面进行照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1-08
Qcells在M10产线实现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6%的转换效率记录

Qcells在M10产线实现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6%的转换效率记录

近日,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Qcell的M10全面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8.6%的功率转换效率新世界纪录,该电池可扩大规模进行大规模生产。这项新突破已由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CalLab验证。

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
2025-01-06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胡汉林最新EES:从20%单结有机光伏到26%钙钛矿/有机串联叠层太阳能电池:自组装空穴传输分子至关重要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胡汉林最新EES:从20%单结有机光伏到26%钙钛矿/有机串联叠层太阳能电池:自组装空穴传输分子至关重要

实现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和串联太阳能电池(TSC)的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由具有有序正面排列的自组装分子(SAM)构成的空穴传输层。鉴于此,2025年1月23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胡汉林等于EES刊发从20%单结有机光伏到26%钙钛矿/有机串联叠层太阳能电池:自组装空穴传输分子至关重要的研究成果,利用SAM的π共轭骨架与具有相反电势的挥发性固体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SAM层的有序堆叠。这种方法诱导了SAM层的高度有序堆叠,这通过多个X射线散射峰的存在和固体添加剂蒸发后 Herman取向因子从0

钙钛矿
2025-01-24
南科大许宗祥团队在钙钛矿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南科大许宗祥团队在钙钛矿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教授许宗祥团队在钙钛矿领域取得一研究进展,与合作者在化学和材料、能源领域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

钙钛矿工厂
2025-01-24
炎和科技10亿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基地落地常德

炎和科技10亿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基地落地常德

1月20日,湖南常德鼎城区(常德高新区)举行2025年一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迎新春企业家联谊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园区相关企业负责人等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谋发展。

钙钛矿电池
2025-01-24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近日,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携手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明志科技大学顶尖学者组成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团队,以2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31.5%的下一代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2025-01-22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国家纳米中心关于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获进展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