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徐州成功试点全国首个秸秆太阳能沼气项目

来源:新华日报发布时间:2015-07-28 00:00:00
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在全国首用秸秆太阳能沼气技术,改变了传统沼气项目在冬季难以供气等问题,让农户可以常年不间断用上稳定气源,还为秸秆找到新出路。近日,省长李学勇到马庄村调研,充分肯定这一成果,并要求省住建厅总结推广。此前,这一项目还被科技部和住建部列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7月21日,记者来到村里,听村民和专家讲述如何把秸秆沼气用上“太阳能+”。
  
15斤秸秆免费换1立方气


马庄村民顾银霞正在烧午饭。她家距离气站500多米,是参与首批100户试点的最偏远农户之一。虽然处在管道末梢,这里的热值仍然超过5000大卡,几乎没有热量损耗。记者看到,燃气灶上,蓝盈盈的火苗直往上蹿,一锅绿豆稀饭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这个火很‘毒’,烧一壶水最多10分钟,不比用煤气罐差。”从2012年4月用上秸秆太阳能沼气,顾银霞一直有笔账,过去烧煤气,每月花上百块;用沼气,按照每立方气1.6元收费,每月开销不过40元左右,而且使用时插卡按计量用气,很方便。城里天然气价格却为2.2元/立方米。

花钱买气,只是一种方式。对于家里仍在种地的村民来说,用收储的15斤秸秆就能换取1立方气。村民刘淑霞家有5亩地,今年夏收,她从自家和其他农户那里,一个上午收了8吨秸秆,换了超过1000立方气。“我们家平均一年用气300多立方,这样就能免费用两年多了。”刘淑霞租车将这些秸秆运到1.5公里外的气站,租车费等成本不到200元。

“村里秸秆除还田外,有三分之一都被沼气池‘吃’掉了。”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庆喜告诉记者,村里有近2000亩地,一年产生秸秆1600吨左右。在首批试点基础上,村里又在2013年修建了一座气站,发展了二期300户人家,总共投入130万元(其中省补资金65万元,其余由村里自筹,农户只出300元),全村三分之二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每年消耗秸秆近500吨,共生产沼气超过12万立方。
  
3项专利破解沼气应用难点


我国推广沼气技术已有30多年历史。可是,在沼气项目纷纷上马后,使用率却不高,有的甚至废弃。

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调研员王华分析说,传统秸秆沼气都是建一家一户独立秸秆沼气池的形式,开始产气还好,但一年要给沼气池一至两次大出料,又脏又臭又累还有危险,没人愿意干,时间一长沼气的效果就逐年下降,最后沦为摆设。“近些年一些地方开始建造大型立式秸秆沼气工程,但因冬季温度低,又是立式建造,无法充分利用太阳能加温,冬季要想产沼气只能烧锅炉加温,运行成本高,难以推广。”

“马庄村的沼气项目,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进出料都是机械自动化,在工艺技术上拥有3项国家专利,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贾汪区住建局副局长李锦说,村子使用3年多,从来没有断过一天气。

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公司负责研发和运营这一项目。公司负责人苗瑞福带着记者来到村里的一期项目沼气站。这里占地3亩,有存放秸秆的仓库,还有能储存300立方沼气的储气柜。最惹眼的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温室,这个像蔬菜大棚一样的建筑,里面气温超过60摄氏度。即使在冬天最冷时,这里的温度也有20摄氏度。苗瑞福指着温室里卧在地上的沼气罐说,它改变了普通的立式结构,上面还涂有黑色的太阳能涂料,能起到吸热作用。同时,被处理掉的沼渣和沼液,每年还可生产出2000立方米沼气肥,免费送给农民,能种植20栋日光温室和3000平方食用菌。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索比公众号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徐州成功试点全国首个秸秆太阳能沼气项目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