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微电网工程运行方案
5.4.1结合新能源微网能源流和信息流的技术特点,提出新能源微电网组网与各阶段调试、试运行方案。
5.4.2结合微电网区域负荷要求、工程技术特点、电力系统特性和信息互联网技术特性,分析系统电能质量、运行稳定性等因素,提出微电网工程运行期内各电源及储能系统在典型状态、极端状态下的运行方案、负荷响应特性及其经济性需求,与电网调度协调运行方案,智能通信和控制系统方案等。
6 工程建设方案
6.1工程建设条件
6.1.1微电网电源、电网工程所在区域自然条件。说明各电源、电网工程(含进站道路)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用地类型及面积、工程地质、地下矿藏资源、水文气象、拆迁工程及工程量、站区自然地面标高等。
6.1.2各电源、电网工程周围环境。说明工程与周围各类建筑物、保护区、河流湖泊、机场、道路、军事设施等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
6.2各电源、电网工程站址比较与推荐意见
应根据微电网工程建设基本条件和要求,对多个站址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说明推荐站址的意见。
6.3电源建设方案
应根据新能源微电网的系统构成,分别说明各种电源涉及的设备、电气系统、热力系统、燃气系统、土建、消防、施工等的方案。
6.4配电网与储能系统建设方案
根据电力电量平衡和必要的潮流计算成果,结合电网建设现状及规划,明确配电网系统接线方案(含过渡方案)、变电站配置及建设方案、线路方案和储能设施具体布置方案。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