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天威集团另一期中票——“11天威MTN1”也遭到了债主逼宫。公告显示,宝钢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已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天威集团立即偿还2016年2月到期的“11天威MTN1”票据债券,其中本金5000万元、利息292万元。
曾经如日中天,如今为何却身背巨债而惨遭各方追讨索赔的天威集团,会被各路债主逼死吗?
折戟新能源
“在新能源行业盲目布局,激进扩张。”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天威集团黯然陨落与当初大举进军新能源存在很大关联。
今年4月下旬,天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保变电气发布重要事项公告称,2014年天威集团累计亏损达101.4亿元,其中经营性利润亏损11.4亿元,主要来自于新能源产业。
记者了解到,天威集团原本以输变电设备为主业,隶属于保定市发改委,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进入光伏、风电领域。在2008年,天威集团被无偿划拨给兵装集团,成为后者全资子公司。而随着兵装集团入主,天威集团在新能源的扩张中暗藏的种种问题也开始隐现。
记者查阅国家审计署对兵装集团2012年度的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发现,在2008~2012年,天威集团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0个未经董事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资额152.75亿元;2010~2012年,天威集团未经发改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
除此之外,审计公告还披露,天威集团新能源投资造成负债规模和经营风险快速增长,至2013年5月外部融资规模达234.42亿元,2011年和2012年亏损分别高达11.90亿元和33.28亿元。
一位长期关注多晶硅市场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天威集团是在“错误的时候”大举进入新能源领域,当时刚好是晶硅价格在顶峰的时期,随后硅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天威集团的投资最终只能以失败收场。
如今,天威集团昔日的新能源版图早已经变得满目疮痍。
2014年年初,天威集团旗下子公司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到了2014年12月,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连续3年亏损逾11亿元,不堪重负被宣告破产;今年4月,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进入破产清算行列。
债务新危局
进军新能源铩羽而归,如今的天威集团早已经一蹶不振。2014年末其总资产为129亿元,总负债则高达209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财报显示,从2011年开始,天威集团已经连续4年亏损,在2014年度,天威集团收入只有50亿元,坏账金额则达到27亿元,累计净利润亏损为101.4亿元。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天威集团于2011年发行了两期中票,规模分别为10亿元和15亿元,试图通过借新还旧,化解债务风险。
2015年4月21日,天威集团一纸公告,将自己打回了原形。“由于2014年度发生巨亏,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融资能力丧失,资金枯竭,虽经多方努力,仍未筹措到付息资金,因此 2011 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 2015 年应付利息未能按期兑付。”随着天威集团宣布“11天威MTN2”违约,国企债券不违约的神话也因此被打破。
“天威债违约是迟早的事。”浙商证券一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兵装集团从始至终不仅没有表现出要为天威债兜底的意思,还将不良资产不断剥离给天威集团,“现在兵装集团对天威集团显然已经丧失信心了,何况后者早已资不抵债,根本无力偿还债务。”
事实上,在宣布违约之前,天威集团的债务纠纷就已经接踵而至。
早在去年,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机构就分别将天威集团诉诸法院,申请依法对天威集团的银行存款或等值财产采取诉前保全措施。
不仅如此,同为兵装集团旗下兄弟公司的兵装财务公司也因债务纠纷而与天威集团对簿公堂。由于无力偿还向兵装财务公司借取1亿元贷款的利息,天威集团被兵装财务公司起诉至法院,后者宣布对天威集团共18笔、涉及金额11.5亿元的委托贷款提前到期,要求天威集团偿清债务涉及的全部本金及利息。此外,天威集团持有的保变电气的3.52亿股股票也被多家银行轮候冻结。
而今年3月26日,天威集团的银行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中国农业银行保定分行私自扣划,用以抵消天威集团在后者所欠下的部分债务。这对本就资金枯竭的天威集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今,天威集团的债务违约风波还远未平息。兵装集团和债券主承销商中国建设银行相互推诿,似乎都不愿意接过这只“烫手的山芋”,究竟最后谁会出手相救,至今依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