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伴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全球整合、新的技术突破、装备的持续升级,太阳能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产能过剩压力缓解,产业发展迎来春天
4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但见生产线上自动串焊机挥舞着机器手臂有条不紊地焊接电池片,工人们在设备间来回穿梭忙着检验产品……“‘双反’时期,只有一个车间的部分生产线在生产。如今,新增添的两个生产车间,24小时满负荷运营,最近根据市场行情预计准备再增加两条生产线。”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负责人刘磊表示,现在订单纷至沓来,生产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近年来,我国光伏制造业迅速发展,产能和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以上。但由于光伏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导致遭遇欧美“双反”时,产业重度受挫。对此,2013年以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逐步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各级政府还积极采取措施,开发国内市场,为光伏产业寻求新出路,一度饱受困扰的光伏产业开始回暖。
我省光伏制造企业目前有80余家,主要集中在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蚌埠等市。在光伏产业整体复苏回升的背景下,安徽省晶澳太阳能、海润光伏、阳光电源、中南光电等企业相继加大技术改造和投资力度,全面恢复和扩大产能。“经历‘双反’低潮期后,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关心和节能减排压力的传递,重新洗牌后的光伏行业,目前国内市场迅速启动,产品不断优化创新,市场通过自我调节逐渐恢复元气,回暖迹象明显,光伏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以合肥为例,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逆变器产能已达8GW,2014年完成产值246.8亿元,实现增加值62.8亿元,同比增长69.9%,已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一些企业在寒冬中‘死掉’,一些企业顽强存活。现在光伏企业已迎来凭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占领市场的新时期。”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朱胜利这样判断。
就安徽省而言,如今已拥有“拉制切片/芯片——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及控制系统示范应用”一整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我省光伏企业具有一定优势,如果扶优持强,光伏产业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省发改委高技术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光伏产业在经历整体亢奋期和随后的淘汰潮后,部分具备优势的企业前景逐步明朗。
沙里淘金强者恒强,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位于合肥南岗科技园的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的厂房屋顶上,成片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公司总经理麦克˙伊格纳告诉记者,这座由阳光电源建设的6.1兆瓦屋顶智慧光伏电站项目,去年底启用,该项目依托7万平方米屋面资源(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市场洗礼弱者出局,沙里淘金强者恒强。在寒冬期,全省70%光伏企业停产、转产或间歇性生产。在霍山,15家企业仅有2家还在为一些大企业进行代加工,其余基本停产。“停产半停产的企业主要是处于上游的以高耗能的晶体硅拉棒、切片环节,技术含量较低。”省发改委高技术处有关人士介绍。
“光伏行业的领军者阳光电源、晶澳、海润等企业除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技术创新外,及时向产业链应用端延伸,积极参与电站建设,找到市场突破口,经营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朱胜利说。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