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开年:隆基的契机
全球单晶硅片老大,隆基股份(601012,简称“隆基”),一直在等一个契机。
不同于薄膜,单多晶硅的竞争一向较为含蓄,很多组件企业既做单晶,又做多晶,近年来多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一直占主导地位。业内也曾有争论单多晶到底哪种技术路线可行,但虽然在现场的人士透露会议现场争吵很激烈,却很少有声音透露到外界,这与走薄膜路线的汉能主席李河君每次发声都引起业界强烈反弹的情况大相径庭。
单晶和多晶,这对兄弟,不曾反目,却长期以来也难以分出高下。业内普遍的声音是说单晶硅产品性能质量好,但售价较高,而由于此前中国没有一家只做单晶组件的企业,所以对此似乎也无力辩解。但主要光伏企业都不会只做多晶,都保留一些单晶电池产能,似乎也是在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
幸运的是,隆基在2013年底等到了这个契机,这就是度电补贴和分布式。
2015年1月28日,隆基股份用一份公告作为大戏开年:投资5亿元在西安成立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叶光伏”),作为未来隆基股份光伏组件业务的整合平台,主要负责统筹相关品牌、技术、营销等资源,加快电池、组件业务的发展。李文学去年年底卸任隆基股份副总经理一职,掌舵乐叶光伏。
此前,2014年11月隆基出资4609.55万元收购了85%的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浙江乐叶未来将乐叶光伏旗下工厂,专注于单晶组件生产。
乐叶,这个中国第一个只生产、销售单晶组件的商业化平台,能否一力扭转目前的组件市场格局,只手擎天?
高性价比单晶走亲民路线,乐叶光伏为自己代言
有多少人知道,单晶有悠长的故事,技术前景与系统可靠性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982年,欧洲第一个上网光伏系统在瑞士建成(10kW),采用单晶系统;1984年,北美第一个MW级光伏电站在加州建成(1MW),采用单晶系统;2013年,松下HIT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6%,突破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最高转效率。单晶是伴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材料与半导体的品质更为接近,而多晶铸锭是近十年来发展的路线。
李文学向Solarbe记者介绍的隆基的新一轮战略:“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材料供应商后,我们未来要做最大的单晶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商。与SunPower不同,乐叶光伏的市场策略是不过于追求单晶组件的高价格、高利润,而是提供高性价比的光伏产品,追求在光伏电站投资端单多晶系统一致,在未来两年乐叶光伏有望将单多晶组件成本拉平,单晶的优势将会凸显。
这样的定位缘于隆基管理层深感行业对单晶成本到底能降到多少不清楚。单晶硅的好处有目共睹,稳定,发电量高,但性价比究竟如何,只有试了才知道,但根据Solarbe最新调查的数据,单晶组件目前售价较多晶高出3-5毛钱/瓦,目前在各大组件厂商中被定位面向高端市场,例如日本、欧洲。一直以来国内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的最大客户都是海外企业,75%-80%的市场在国外,国内的量比较小,缺少“代言人”。这次乐叶光伏的成立,是隆基决心为自己代言。
单晶组件市场比多晶组件小有其历史原因:拉单晶工艺比多晶铸锭复杂的多。据Solarbe调查了解,培养一个熟练的单晶工人需要半年多,而在多晶铸锭环节这个时间也就一两个月。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初期,产能为王,从业者“赚快钱”,精耕细作的单晶产能在扩张速度上落后了。
“隆基股份发展这么多年,完成了两件事。”李文学说,“第一,培养积淀了众多的一线专业拉晶技术人才;第二,简化完善拉晶工艺,降低拉晶成本。”
李文学称156mm的单多晶硅片价格差在1.5元以内,以单晶电池片19.5%效率,每片4.7w,多晶电池片18.5%,每片4.3W为标准粗略计算,单晶组件每瓦成本比多晶组件高1到2毛钱。“在未来我们会把每片单晶硅片成本差距控制在一块钱以内。”李文学说。“有乐叶光伏这个平台,单晶组件可以得到更积极主动的应用推广。”
拉单晶环节主要成本包括石英坩埚和电费,一般做法是加大投料量和提高生长速度以降低成本。此外单晶可采用金刚线切工艺,线径较小,出片量高,也相应的能够降低一部分每瓦成本。无论是拉单晶,还是切片,隆基均保持业界领先的优势。
度电补贴“选择”单晶?初装成本和LCOE分析
一方面是简单的初装成本(BOS成本+组件),另一方面是复杂难以计算且需要经过反复实践的平均度电成本(LCOE,Levilzed cost of electricty),两本账,你会用哪个?
在行业初期,绝大多数客户选择计算初装成本这本账,因为一目了然。但到了度电补贴时代,LCOE成本成为最终影响收益的核心。不同组件、逆变器和其它零部件的LCOE成本究竟如何计算,尚缺乏公论,国内木联能等几家数据机构日前开展了电站对标工作,但对于整体成本的计算,各家的数据都至多有只言片语出现在公开的会议上,绝大多数秘而不宣。
单晶对降低BOS成本的作用不言而喻:更高的效率意味着土地、支架、线缆、人工等各方面的节省。根据宁夏某项目两个单多晶电站的数据显示,每瓦单晶系统比多晶系统BOS成本节省0.15元/瓦,组件价格差异可以被BOS成本节省部分覆盖,单多晶每瓦投资可做到一致。
依照乐叶光伏的经营策略,单多晶系统投资持平。未来如果单晶真的如乐叶光伏设想那样与多晶成本相同,初始成本单晶占优。而在分布式屋顶项目中,单多晶初始成本早已经实现持平。
如果引入LCOE概念,事情就变得有点复杂。复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家口径不一。据了解,由于单晶具有工作温度低、衰减低、弱光性好等特性,发电量的提升只是多少问题。目前根据测试环境不同,从3%-8%,数据也是五花八门。乐叶光伏准备为业主提供发电量提升承诺:相比主流多晶组件至少提升3%的发电量,这3%的发电量可以使投资内部收益率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LCOE降低2分钱以上。
但试想乐叶能够将单多晶组件成本做到一致,业主方就不必这么烧脑的计算LCOE了。
无需思考的正确选项:“选择成本”重要性凸显
上面的测试之所以数据差别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和多晶硅组件有关,多晶硅组件质量参差不齐,除了工艺本身差异之外,影响多晶硅最主要的因素是硅原料本身。除原生多晶之外,多晶组件原材料还可能用头尾、清洗料等重新回炉再铸锭而成。这些材料杂质含量和少子寿命等最重要的指标往往不合格。所以往往大厂的多晶组件价格会比小厂高一点,除工艺因素外,大厂的原料更有保证一些。而单晶硅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是好硅料根本拉不出单晶棒。”李文学说,“单晶组件相当于把硅材料的检验从客户端放到了硅片端。这样保证做出的单晶硅片不会存在材料隐患。”
“选择成本”,是指消费者花费一定人力、物力,搜寻到相关的信息,建立起备选集之后,做出择优选择决策过程阶段所发生的成本。
对于分布式用户,选择成本不只过高,而且往往会做出不正确的判断,这时,无需思考的正确选项最为喜闻乐见。
这样问题也困扰着金融机构,如何保证借贷的项目能够稳定高效运行25年?之前金太阳问题百出,实际上也是单晶组件崛起的大好时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为EPC企业指定大厂的组件,就是担心劣质组件已经成为困扰光伏电站收益的“痛点”。在未来,分用户和融资机构会更倾向于选择多晶硅大厂的品牌和单晶硅,对乐叶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