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能源问题,有三个途径:第一,通过各种经济、外交、政治和军事手段,在全世界加强能源采购力度,以保障中国的能源需求;第二,提高能效,减少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第三,积极发展新能源,尽快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
这三种手段,目前中国政府都在积极进行着。与俄罗斯的合作,上合组织的合作,金砖五国的合作,亚投行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能源供应地;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路一带,实际上就是为了保证中国的陆地和海上的能源运输航线。泰国的运河就是为了摆脱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而中国在厄瓜多尔的运河建成后,则将使得巴拿马运河彻底失去战略意义,使得美国在巴拿马长达一个世纪的苦心经营化为乌有。这些,就是中国政府为了保证自己的能源安全所实施的第一个途径的工作。可以看出来,中国政府和领导已经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左突右击,试图在美国的重重封锁下,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个途径我们必须做,但效果如何,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代价多大,现在也很难预估。可以肯定地是,绝不仅仅是经济代价。
在开辟能源供应渠道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对现有的能源和工业提出了严厉的能效提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能源强度(单位产值的能耗)已经比2006年下降了30%以上,但依然比美国高出4倍,甚至比印度还高70%。这说明,中国的能效提高还有空间。但是,即便中国的能源强度达到与美国和日本相同的程度,中国的能源需求依然会迅速增加。这是第二个途径,中国政府现在实施的力度也非常大,河北山东的钢铁企业的关停并转,就是一个例证。但能效的提高,终究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但从保证能源供应和能效提高两方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大的局面。因此,中国政府现在也在积极实施第三条途径,也就是积极发展新能源。
除了能源供应的问题外,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目前已经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目前遍布中国的长时间的雾霾状况表明,中国的环境对于能源的承受力已经接近极限。这个问题,靠第一条途径完全没用,靠第二条途径可以解决少部分,只有只有第三种途径,才是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的唯一的长期有效的途径。
这是我国政府发展新能源的战略动因。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