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剑明看来,无论是对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的刻意控制,还是基于新能源与电能质量管理、智能电网技术方面的融合创新,其实都是盛弘电气的主动突破与布局
——专访深圳市盛弘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剑明
对于“血战正酣”的光伏逆变器行业而言,其中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或许更具有深入观察的价值,由此不仅可以更透彻地理解这个行业目前的竞争态势,或也更有可能发现未来的创新趋势。
因为,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除了创新,跟随者其实别无出路。
相对于年出货量动辄吉瓦级的行业龙头而言,一直保持光伏逆变器年出货量在200兆瓦左右的深圳市盛弘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弘电气”),无疑是一家典型的中小企业。不过,尽管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盛弘电气却一直都保持着年均超过50%的经营增长,并已在一些创新的产品领域内成为了国内市场的隐形冠军。
在盛弘电气的总经理盛剑明看来,无论是对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的刻意控制,还是基于新能源与电能质量管理、智能电网技术方面的融合创新,其实都是盛弘电气的主动突破与布局。
或也正是因此,在谈起光伏逆变器市场的价格“血战”时,曾先后在华为和艾默生等世界级企业的电力电子产品部门熏陶多年盛剑明,才能够始终保持着不疾不徐的语调,似乎是在谈论着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行业。
《太阳能发电》杂志:您如何评价当下的光伏逆变器行业?在如此激烈的价格战中,盛弘电气为什么还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
盛剑明:光伏逆变器已经是一个不太健康的市场了。行业内现在主要是一些上市公司在玩,他们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杀价的方式把一些企业挤出去。从竞争的角度这也没什么不可以,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一定要淘汰一些企业。
可关键在于,价格低带给客户的价值就是最优吗?而洗牌结束之后,是不是大家就会恢复理性的状态,也值得考虑。价格往下走容易,再往上走则很很难。
换个角度来看,市场容量就这么大,大幅度降价其实是一种自杀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不会这样血拼价格的,一定是到一个合理的毛利水平就不会再往下走。而我们这个市场,似乎一直都缺乏这样的底线。
面对恶劣的价格战,盛弘电气不会跟风参与,我们相信客户最终只会为好的产品买单。目前行业内低毛利加上回款周期长,如果导致企业倒闭,这才是真正对客户不负责任,因为产品的终身维护可能没有人做。
作为中小企业,我们影响不了行业的发展,但可以想办法创新,比如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选择研发适合的新技术、新产品,这也可以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理性的探索。
首先,我要维持在这个行业里的存在,比如每年做200兆瓦左右,并保持着技术进步,跟着行业往前走。但同时,我们有一些盈利性更好的产品可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地发展。
其次,则是与一些大企业结成联盟。比如,有的大企业可能缺少技术,但有市场,那我可以输出技术,比如核心模块,并指导他做系统,从而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同时也能带动我的发展。
再者,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围绕新能源的核心发展方向研发一些创新型产品。我们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可能会超过不少同行,每年基本都维持在销售额的15%以上。主要的研发方向是基于未来技术融合的新产品,比如电能质量、储能、电动车充电站、储能微网系统,比如光伏发电、储能与充电的融合等,将我们的产品线从光伏延展到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领域。
这些新产品领域,由于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其利润空间相对于光伏逆变器要好一些,这是我们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太阳能发电》杂志: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目前的逆变器价格战还能有多大的空间?
盛剑明: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系统中一个很关键的设备,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么重要的一个产品,占电站的投资比例现在甚至只有5%左右,再贵一点其实对整个电站的投资影响并不大,但对电站品质的影响却很大。如果大家都有能力对这个产品投入更多的研发,可能会促进整个行业都更健康一些。
所以,现在也许不是继续降价的问题,而是如何稳定和提高产品性能、品质的问题,如何给客户带来更高价值的问题。
当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讲,降成本的空间还是有的。但逆变器是电力电子设备行业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技术,其竞争更多体现在企业的应用经验、质量管控和技术成熟度方面,并不完全是价格。
从电力电子行业的经验来看,一个电源产品不经过三五年的实践验证,很难说是成熟的。因为新产品必须经过大量的应用,通过实践应用的反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渐达成成熟和稳定,其中包括材料的稳定、电子元器件的稳定等。没有哪个产品敢说一研发出来就没有问题、就很稳定,一点问题都不出,这是不现实的。
这是电源产品成熟必须要的一个过程。
而现在呢,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去改材料、改电子元器件,大量使用一些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器件和材料。这种情况下,不出问题恐怕是很难的。
《太阳能发电》杂志:那么,如果要跳出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从逆变器技术发展的趋势或升级的方向来看,是否有可能在某一天会出现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或者说,如果现有逆变器企业要转型的话,有哪些方向可以选择?
盛剑明:作为一种工业性的电力电子产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是很难的,但有可能会从应用的角度,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
比如,大型电站的市场占比可能会越来越少,分布式会慢慢起来,分布式越多,则带来一些新的针对家庭光伏系统的逆变器技术、储能技术的需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逆变器技术的改变。
企业的转型,则需要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才可能有前途。从光伏应用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来看,在未来,电能质量管理和能量的智能化搬运方面,光伏逆变电源企业可能存在着许多机遇。
我个人认为,储能、电能质量管理,以及能量的智能化、智慧化流动,或者说搬运,会是未来智能电网最主要的需求,这会带来电能质量管理产品以及能量搬运技术的大发展。
盛弘电气已经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布局,我们现有的电能质量管理产品就有储能逆变器、有源滤波器、低压SVG等。
其中,有源滤波器和SVG是属于传统电能质量管理的典型范畴,是其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前者主要是治理电网的谐波问题,后者负责校正电网的功率因数。
而储能逆变器,则是基于新能源应用下对电能质量管理的新需求。虽然目前国内宣称能做这个产品的企业不少,但真正能做好的可能并不多,有实际应用案例的更少。而我们已经有三年多的应用经验,有几十个成熟的实际应用案例,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印尼的岛屿离网系统、国网的2.5兆瓦离网并网项目等。
电能的质量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电力的污染,这与空气中不干净的雾霾和汽油里的杂质一样,都需要清除。比如谐波,就像汽油里面的杂质,不去处理它,看起来汽车也能开,可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汽油,则会加速发动机的老化和出现故障。电力的杂质也一样,久了就会对整个电力网络和设备造成损坏。谐波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对电网自身的危害;另外则是对用户形成危害,如突然跳闸,或者仪表测试不准,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电缆发热起火等各种安全隐患。
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和电流质量,目前盛弘电气主要做的是电流质量方面的产品,有源滤波器我们已经做到国内第一的位置了,我们拥有国内领先的模块化技术,并把这个技术平台分享给光伏、储能等产品线。通过这些,我们也能够降低逆变器的成本。
我们之所以坚持做逆变器,除了看好太阳能行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公司聚焦于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战略选择。我们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光伏逆变器生产商,而是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电能智能管理技术和设备服务商。
电能质量管理虽然是近几年才被国内重视的概念,但在欧美发达地区,这基本上是电网的标准配置。随着电网智能化发展和新能源电力的大量应用,谐波和功率因数问题也会更加突出,由此必然会带来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需求。
这些产品,都是基于未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融合。从技术相关性的角度来讲,这无疑是电源企业的机遇,特别是基于新能源电力智能调度的电源技术方面,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商业机会,这是未来电源企业更有可能转型的方向。
《太阳能发电》杂志:通过加大电能质量管理的投入,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光伏等清洁能源“垃圾电”的恶名?
盛剑明:除了难以调度和间歇性强等特点——这可以通过储能来解决,从电能质量的角度来说,太阳能和风能在无功方面的表现可能相对更严重一些。现在的光伏电站,基本都还是使用高压的SVG,也就是在高压侧并网时补偿无功,效果可能会差一些。而盛弘电气目前提供的是一种低压侧的解决方式,主要针对分布式光伏系统,效果也更好。
谐波问题,则要看具体的处理方案。如果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处理不好的确会形成谐波污染。这种处理,一是在组串式逆变器自身做处理,就是加一些处理电路,另一个方法是在电站并网前端集中做处理。当然,集中式逆变器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只是相对处理得好一些,它的功率较大,那一点点谐波显得不严重。
这种基于现有模式下对清洁能源电能质量的管理,当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光伏电力的“垃圾电”恶名。但我们认为,新能源真正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基于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融合。
这样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
首先,是特斯拉把太阳能光伏、储能、充电结合起来的做法。这其实也是我们早就在倡导的产品方向,并已经有相关产品问世。比如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全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充电桩建设城市,深圳三分之一的充电站里的模块是我们提供的。其他如北京、上海、安徽等地,也都在大批使用盛弘的充电桩设备。
我们认为,光伏、储能、电动车充电的融合,将是未来很大的一个市场。
这是一个方面的融合。
第二个方面,则是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融合。基于新能源的特点,未来的智能电网必须要能够实现对能量的智能化、智慧化调配,也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搬运。
所谓电网的智能化,就是可以自动管控、自动调配、自动监测,也就是所有的指令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的处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单向潮流,只能发电、输电给用户,是不可逆的。未来的分布式电源一定是可逆的,也就是“人人都是能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这其中,将存在着大量的对能量搬运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融合,光伏和风电就可以实现按需调度和平稳输出,将不再是垃圾电。
《太阳能发电》杂志:基于电网与新能源融合的角度,您认为未来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盛剑明:我觉得,智能电网的核心,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任意地搬运能量。
但智能电网的发展,则应该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先要解决好现有电网的电能质量管理的智能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把原有的一些传统打破,以实现能量的自由流动。
目前电网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首先就是谐波污染,这在越发达的城市越突出,特别是节能灯、变频器节能、空调、IDC机房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大量的谐波问题。其次是功率因数,也是绝大多数用户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还有就是三相不平衡,由于许多用户使用的都是单相电,加上负载是动态的,因此三相之间很难保持平衡,这在农村更明显、问题也更严重。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现有电网技术基本上是被动的、非智能的,三相不平衡更是需要通过人工来调节,这对电能质量的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而我们通过最新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和融合,用一个ASVG产品就能把上述电能质量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掉,包括谐波治理、无功补偿、三相不平衡和低电压问题,而且这种解决方案是智能化的。
比如补偿无功,传统的方式是根据电路的设计大概估计有多少无功,然后投切一个功率相当的电容柜来解决,但由于负载是随时波动的,这种投切的解决就不是那么彻底。我们的解决方案则包含有智能监测部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到电网中无功需要补多少,需要补的是容性的还是感性的,并在毫秒间做出反应,自动调集系统中的能力来补充和平衡。
我们的这些产品,无论是无功补偿,还是谐波治理以及三相不平衡解决方案,都是自动化的,都是随时监测、随时解决。这种不管负载怎么变化,都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配能量的智能化技术,其实就是能量搬运的概念。
这样一些基于新能源和电网智能化融合的技术,可能正是未来的智能电网最需要的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我们认为,智能电网的发展与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这将形成一个把各种资源连接到一起的智慧化的能量网络。在其中,所有的电源和用户就像神经元一样,可以发电,也可以消耗电,可以并网,也可以离网运行,互相不影响,又互相连接在一起,其间能量的流动,则是智能化、智慧化的。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