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为使襄州区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对全区新能源产业进行了调研。
一、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襄州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州区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形成汉水夹道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襄州区北部是秦岭和伏牛山支尾的交接地带,为波形黄土岗地,坡度多为10度左右,高差10至30米,属有名的“鄂北岗地”的一部分;中部为汉水、唐河、清河、滚河诸河流冲积平原;南部是大洪山和荆山余脉延伸的低山丘陵。襄州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年均气温15.1℃-16.9℃之间,年平均风速为2.6m/s,风光资源富集。近几年来,襄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能源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襄阳市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有关要求,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建设。
(一)积极开发风能资源。与中国风电集团签订了峪山风电场项目开发协议,项目装机容量48MW,总投资15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将在2015年开工建设并投产,2017年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年发电量2.5亿度。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势头较好。国家、省能源局对光伏发电项目简政放权后,相继有中国风电集团、山东力诺、湖北茗峰、湖北追日、襄阳耀辉等多家公司与我区洽谈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中国风电集团、山东力诺与区政府签订了光伏发电项目协议,总装机容量达110MWP,协议投资近20亿元。
(三)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利用。2003—2014年间,襄州区共建设17525口户用沼气池、2个大型沼气工程项目、1个大型秸秆固化生物质能源项目、13个小型沼气工程项目、15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项目、20个联户沼气工程项目、25个服务网点项目。目前,高温季节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率达到95%以上,低温季节78%以上,全年综合使用率88%以上。
二、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全社会的认识程度存在矛盾。目前,我区用能方式主要还是依赖不可再生能源,对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认识还不很清晰,虽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但全社会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有待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二)大力发展风电与风资源有效利用之间存在矛盾。襄州峪山、黄龙沿线风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建设风电场,但由于该区域山地产权原因,还有一部分属于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司范围,全部开发建设风电场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评估,目前建设风电场还不很经济,有待于装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支撑,才能大规模开发利用。
(三)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与用地之间存在矛盾。光伏发电项目需要大面积(上千亩或几千亩)成规模、集中连片的荒坡地,由于近年很多类似土地已经调规或正在上报办理调规为耕地或基本农田,致使光电项目选址困难,制约着光电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土地部门尽快拿出有利于光电项目选址的土地性质方面的规划,同时研究探索光电项目用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接,制定优惠政策,解决发展光伏发电用地难的问题。
(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与有效解决电力入网之间存在矛盾。虽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发电项目入网,采取电价补贴和全额收购制度,但新能源发电项目入网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大电力入网手续的跑办力度,缩短审批时限,以便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落地,尽早形成规模。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