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后《规范》时代的多晶硅企业

来源:OFweek 太阳能光伏网发布时间:2014-11-17 08:31:02
 不论愿意不愿意承认,这都是一个事实:全球多晶硅产业终于还是走向了寡头垄断的不归路。

之所以用“不归路”这个词,是为了强调这种趋势的不可逆转。2003年德国光伏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推动了德国乃至欧洲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需求由此出现爆发性增长,价格飞速上涨。到了2008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更是一举达到350万元/吨。暴利的驱动下,众多企业跟风挤进了这个高科技行业。多晶硅行业的躁动不止是发生在中国,它就像一场全球的盛宴,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多晶硅企业们迫不及待的想着分一杯羹。盛极必衰,如今让当我们回头再看时,仍能感受到多晶硅血肉竞技场的残酷性。

2013年,多晶硅产业五巨头——保利协鑫,瓦克化学(Wacker),汉姆洛克(Hemlock),OCI,以及REC,仅仅这这五家多晶硅供应商就生产了全球范围内大约81%的多晶硅,总产量达21.5万吨。按地区性分布,2013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5%;紧跟其后的是美国,占总产量的24%,其次是德国和韩国,分别为23%和12%,其他地区(主要是日本)多晶硅产量亦贡献了6%的市场份额。

再看一下各个多晶硅产地的企业构成,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主要集中在15家企业上,其中,中国企业有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瑞能、亚洲硅业、洛阳中硅等;美国主要企业为Hemlock、REC、SunEdison三巨头;德国韩国都是一家独大,主要产能分别为瓦克、OCI贡献;日本多晶硅产能分布较广,Tokuyama、M.setek、Mitsubishi、Osaka Titanium四家企业皆入围全球多晶硅 TOP 15。

看起来中国多晶硅产业形势还不错。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前十五的企业中国有6家入围。然而,如果从产量分布去看的话,中国中小多晶硅企业的生存环境却不让人乐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第六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上发言透露,在高峰时期我国多晶硅厂生产企业达到80多家,其中改良西门子法40多家。尽管曾经因为多晶硅大降价曾经出现过仅有4、5家企业维持生产的情况,但随着行业逐步回暖,现在已经有18家左右的企业恢复生产。然而,在这18家恢复生产的企业中,前五名的产量就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排在后面的13家生产量不到总量的20%。

  盘点入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多晶硅企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2013年9月工信部制定并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随后在10月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11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将拟公告的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第一批企业名单予以公示。

第一批入围公示名单包含134家光伏生产企业,其中有尚德电力 、南玻A、天威保变 、ST超日、比亚迪等一批上市公司。主要涵盖了多晶硅、电池、组件、硅棒、硅片几个业务领域,其中主营业务涉及组件生产的企业有60家,电池生产的企业47家,多晶硅生产企业11家,其余则为硅锭、硅棒、硅片生产企业。

在今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工信部又接连公布了第二、三批符合规范的入围光伏企业名单。而从后面的名单结果来看,后面入围的多晶硅企业数量远没有第一批那么多,仅有四家。而第三批名单中,入围多晶硅企业更是孑然只有内蒙古盾安光伏一家。

下面为读者盘点一下三批入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多晶硅企业:
QQ截图20141117101351

从名单上看,连续的三批16家多晶硅企业名单在相当程度上和2013年产量名单有一定的重叠,然而,从总体来看,入围企业不足全国多晶硅企业全盛时期总数的五分之一。根据规范要求,入围企业需达到当前50%的产能利用率和完成相关环境评估。自从多晶硅价格大跌,许多新进入行业的多晶硅企业皆以为经营状况停产,2014年上半年以来复产开工的多晶硅企业仅有15、6家,这些企业和入围名单也有相当大的对应。多数多晶硅企业基本是坚持开工到2012年的9月份,所以第一批名单有11家企业入围。但2013年,一直停产到2013年9月份的企业是达不到50%的的产能利用率。随着这个准入门槛一年一年地进行下去,企业的数量将逐渐减少。从第一批的11家到后面的4家、1家,也可以反映出多晶硅产业的开工情况堪忧。

在工信部名单之内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鼓励与支持的,名单之外的企业应面临金融政策的维持或压缩;海关为企业办理出口产品退税时,也会依据名单上优先退税,不在名单之内的企业将不能享受退税政策。而且,《名单》影响也会扩散到光伏企业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公告的名单也将逐渐成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基础。业内人士认为,去产能化的途径也主要是依靠兼并重组的手段,此次出台《规范条件》是为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好了准备。

由此可见,在光伏产业逐渐走出寒冬,多晶硅产业也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总的来说,行业整并是大趋势,光伏行业的兼并重组风一直延伸到上游,竞争力差的企业已经在政策上被放弃了。当然,对于如何整并,各方行业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在第一批名单出炉之时,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吕锦标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今后在晶硅、组件整合中,技术替代的特点会越来越突出。简单拼凑到一起,已经无法体现出产能规模的优势了,未来兼并重组可以选择相互参股方式,通过股权关系把企业间的利益一下子紧密起来。”在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大企业吃掉小企业已成必然。

  外企疯狂涌入

2014年1-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1.1万吨,预计2014年全年多晶硅产量将至少达到13万吨,同比去年增加55%。同时,估计我国多晶硅有效产能在经历过大企业扩产提升后,大约有15.6万吨。然而,与之对比的是,2014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将超过9万吨。

色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为9942吨(8月份为8373吨、7月份为8936吨),环比增加18.7%,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量为6415吨,在9月份总进口量中占比为64.5%;从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698吨,占9月加工贸易进口总量的26.5%,在当月自美国进口总量中占90%,而除去不在反倾销范围内的189吨半导体用多晶硅外,其它则100%为可规避反倾销税的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

而8月份时,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总量为1761吨,不仅环比增长了33.8%,且与9月份一样,除了139吨半导体用多晶硅,剩下的1622吨太阳能级多晶硅也100%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这意味着,即便商务部、海关总署8月14日做出了“自2014年9月1日起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的决定(以下简称“58号文”),海外太阳能级多晶硅借加工贸易进口以逃避反倾销关税的活动依然猖獗。

据有关部门摸底,国内一家企业突击申请并获批了十笔加工贸易进口合同,执行期从2014年9月持续到2015年8月,总量超过了1万吨。相当于海外多晶硅企业提前在中国市场锁定了一年的订单,由此便可高枕无忧。对国内多晶硅产业造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如REC、Hemolock等海外多晶硅巨头,或将因没有了来自于中国市场的压力,而丧失了帮助中国光伏就双反与美国达成某种和解的动力,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中小多晶硅企业的生存状况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需要几家多晶硅企业/能剩下几家多晶硅企业?

自从2013年11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公布以来,我国多晶硅企业呈现出大企业越做越大,小企业则在国内外巨头挤压下挣扎求存的状况。问题就来了,入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到底能不能满足国内光伏产业生产需求?

这其实就是一个中国光伏产业需要几家多晶硅企业的问题,其另外一层含义则是,到最后我国能剩下几家多晶硅企业?据中国硅业协会估计,2014年全年我国多晶硅供应量为22万,远远超出光伏产业需求。与此同时,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等现有开工率较好的多晶硅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扩产计划,放眼国外,REC、OCI、瓦克化学的扩产规模也相当惊人,根据GTM Research预测,到2016年全球将新增多晶硅产能25GW,约合130000吨。而这些数字,基本上都是大型多晶硅企业的“贡献”。

责任编辑:carol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青海:加快推进多晶硅、单晶拉棒等项目投产

青海:加快推进多晶硅、单晶拉棒等项目投产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出,推动重点项目稳产满产投产。衔接落实2025年钾肥最低生产计划,确保钾肥年产量700万吨以上。支持西钢粗钢产能有序释放,实现稳产增量。推动中铝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槽产能置换、中钛青锻年产4万件钛合金挤压模锻智能制造、国药普兰特药业500吨中药配方颗粒技术改造等项目尽早达产。加快海东红狮10万吨多晶硅、东耀智显新型显示模组、南玻日升10万吨多晶硅、莱德宝20GW单晶拉棒等项目投产。提速盐湖股份4万吨基础锂盐、汇信2

多晶硅单晶拉棒
2025-02-08
应急管理部印发《多晶硅安全生产规范(再次征求意见稿)》

应急管理部印发《多晶硅安全生产规范(再次征求意见稿)》

1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多晶硅安全生产规范(再次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了采用三氯氧硅还原法、硅烷流化床法生产多品硅的企业在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在生产、储存、应急处置环节的安全要求。适用于采用三氯氢硅还原法工艺、硅烷流化床法工艺生产多品硅的企业。

多晶硅
2025-01-20
50%!1月1日生效!美国对中国光伏再挥关税大棒

50%!1月1日生效!美国对中国光伏再挥关税大棒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出口的某些钨产品、晶圆以及多晶硅征收高额关税。

多晶硅关税
2024-12-12
各环节集体减产!硅料供需失衡局面有望扭转

各环节集体减产!硅料供需失衡局面有望扭转

11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了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成交价格。过去一周:N型料成交价3.70-4.40万元/吨,平均为4.17万元/吨,周环比持平。N型颗粒硅成交价3.60-3.75万元/吨,平均为3.73万元/吨,周环比

硅片硅料多晶硅
2024-11-14
大全新能源下调Q3多晶硅对外销量指引至13643吨

大全新能源下调Q3多晶硅对外销量指引至13643吨

10月16日,大全新能源(DQ.US)宣布更新其之前的2020年第三季度多晶硅销售指引和2020年全年生产指引。该公司估计,在2020年第三季度,多晶硅对外销量约为13,643吨,而之前指引的数字约为17,000-17,500吨。多晶硅的平均

大全新能源多晶硅多晶硅企业
2020-10-19
组件龙头企业发起“反攻”:抢购硅料 扩充一体化产能

组件龙头企业发起“反攻”:抢购硅料 扩充一体化产能

多晶硅喊涨、硅片喊涨、电池片喊涨一场甚嚣尘上的涨价潮让处于产业链下游但面向终端的组件企业充分领略到了夹板气的难受,而破解卡脖子之痛,垂直一体化成为众多组件企业的呼声。由此,晶澳扩产、天合扩产、隆基扩产

硅业分会新疆多晶硅企业
2020-09-17
外企撤退、国企进击 全球多晶硅产业格局将重塑

外企撤退、国企进击 全球多晶硅产业格局将重塑

退出、裁员,曾经的国际多晶硅巨头OCI、瓦克连日来坏消息不断,与国外企业的消极状态相反,我国多晶硅企业扩产步伐正在加速,多晶硅生产成本在逐渐走低。风云变幻之后,全球多晶硅产业将迎新格局,中国将成多晶硅重

多晶硅多晶硅企业多晶硅市场
2020-02-25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 对中国光伏行业影响甚微!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 对中国光伏行业影响甚微!

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东厅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协议文本并致辞。根据官方公布的协议内容,在

中美贸易光伏行业多晶硅企业
2020-01-17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盘点后《规范》时代的多晶硅企业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