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8个月,作为从事光伏发电行业多年的我们又习惯性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很多。2013年底、2014年初,每逢年底必会出现的西部电站抢装潮如约而至,不同于往年西部只有老生常谈的五大四小的央企集团大作战,今年的新生力量相当之猛。起初,我们并不相信这些民营企业会掀起多大的浪花,但等到水规院、中电联公布2013年光伏并网装机统计数据,上市公司们发布并网容量公告时,我们剩下的,只有目瞪口呆。从那时起,除了央企集团利用自身优势表演大象起舞之外,我们知道了一种嚣张的新玩法--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
整个2014年至今,这波资产证券化的汹涌浪潮始终没有半点停息,每个光伏圈的饭局、聚会、论坛、会议上,不绝于耳的都是“手里有路条吗?我们正在收电站”、“路条多少钱一瓦?我们钱不是问题”“你们投资电站是想做EPC还是BT?我们不卖,自己持有”……恍惚间,我甚至怀疑,现在的电站投资已经到了不计成本的土豪时代了吗?融资难题怎么瞬间就变得这么容易解决了?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存在即是合理。光伏电站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其一定周期内的稳定现金流,而这个带有国家信用担保概念的稳定现金流最适合做的就是资产证券化。持续不断的滚动开发配合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融资,光伏电站市场天生就是一个资本运作高手的绝佳战场。
不过,急速开发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阻碍这个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由于企业自身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队伍进行项目开发,因此绝大部分投资者采取的都是收购小路条或者大路条的模式来满足他们的速度追求。他们只需组建专业团队对这些路条进行全方位尽职调查,挑选收益率高、不稳定因素少得项目直接收购开发。事实上,这也是欧美的光伏电站投资者采取的最常见做法。
而在中国这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国度,法律意识淡薄、赚快钱心理严重、契约精神不足、违约成本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来自路条开发者及社会环境的隐患造成了追求速度的尽职调查所不能规避的风险。尤其是在光伏集中电站云集的西部地区,经济基础不足带来的上层建筑的不稳定给很多路条收购者带来了不少麻烦和糟心事。但资本市场只认可市场领先者的逻辑无形中逼迫众多的电站投资者不得不忽略一部分风险,求大求快,这也给很多当地有特殊关系的路条开发者根本无需考虑专业性和电站收益稳定性的需求,有章便有钱。
除了这些人文环境上的潜在隐患,带给投资者最大风险的是地方政府和地方电网。由于光伏电站的建设速度过快,西部地区又没有消纳这些电能的能力,所以必须配套电网送出线路将电力外送到高用电负荷地区。而无论怎样大力支持新能源电力并网,快速进行配套建设,始终还是赶不上新能源电力并网规模的发展速度。这就必然造成了新能源电力并网难、并上网也会遭遇限电问题的困局。虽然西部地区地域广袤,可供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可谓无限,但有限的并网点和送出线路规划却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集中发电远距离输送的弊端显露无疑。从国家算总账的角度上讲,如果并网及送出线路配套的投资额超过光伏电站投资额的25%时,是非常不经济的。因此,国家能源局早在2012年底就已经开始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动作,意在让光伏发电应用回归其自身特长,自发自用就近消纳,同时也大幅度减轻补贴资金压力,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