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密集砸下的“双反”大棒,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浙江光伏企业,在静观其变的同时,把加速生产建设、产业整合改造和更好地开展海外业务作为应对之道。
生产复苏业绩大增
因欧盟各国和美国启动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光伏产业步入发展低谷,导致不少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大幅下滑。但在经历了两年的“寒冬”期后,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开拓,目前浙江光伏企业正显现出积极的信号。
位于嘉兴秀洲工业园区的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手抓自动化改造,向降低生产成本要效益;一手注重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其主导产品――镀膜光伏玻璃的生产份额从上年的70%提升到95%,今年一季度产销量和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20%。
浙江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抓住产业重组的契机,购置设备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多晶硅片。“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底。”该公司副总经理徐闻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去年,硅宏电子投资近亿元购置新设备,产能由原先每月150万片提高到现在每月400万片。
近期,浙江泰明光伏有限公司5条生产线将陆续恢复生产,预计全年可产电池片4000多万片,年产值4亿元以上。其中,该公司生产的多晶硅电磁片送到江苏总公司做太阳能组件,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
事实上,这次回暖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体现了一种趋势。今年一季度,浙江光伏产品累计出口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对日本出口增长121%,对东盟出口增长843%。对于光伏产品出口呈现的强劲复苏趋势,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以前,光伏产品大多出口欧美国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出口新兴市场的占比超八成。”
防患未然加快调整
事实上,早在“双反”之前,浙江光伏军团就迈开了调整之路,但调整无疑是被动的。现在,海内外光伏业的真正洗牌刚刚开始,浙江光伏企业将面对诸多困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开化县光伏在鼎盛时期,光伏及光伏配套企业达到七八十家,但去年41家投产的光伏企业单晶硅项目在遭遇“光伏危机”中被迫停产。
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在经历了欧美“双反”风暴后,浙江光伏企业一方面得益于中欧光伏协议“价格承诺”的实施,保住了欧盟部分传统市场,产品的出口价格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企业的战略转移,出口市场逐步转向亚洲、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减少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申银万国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表示,目前来看澳大利亚的市场并不大,对我国光伏行业的整体影响不大。但此前,美国、欧盟已先后对我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因此,澳大利亚的反倾销会不会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引发其他国家效仿才是业内最为担忧的。
也有不少光伏企业认为,我国光伏产业仍处于起步期,市场空间依然较大,虽然国外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接二连三,但也是倒逼企业练内功、转变观念和经营模式的良好契机。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