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特有的地理条件、日照条件以及人群居住分布等情况,也让中国政府意识到,必须要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才能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抓住第三次工业改革的先机。而在中国东部地区要像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面对昂贵的土地资源,屋顶分布式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案。因此从2012年后半年,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在分布式发电方面,给出前所未有的利好发展政策。
笔者最近有幸遇到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关于分布式发展请教了一些令我疑惑已久的问题。
现行国家政策相当给力
目前国家对于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政策,并给予0.42元的度电补贴,期限20年。
1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了享受电量补贴政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电网企业负责向项目单位按月转付国家补贴资金,按月结算余电上网电量电费。并首次针对居民分布式提出了针对个人利用自有住宅在住宅区域内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当地电网企业直接登记并集中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财政部发布通知,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分布式电站审核制变为备案制是分布式发展过程中突破性的进步。
12月9日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规定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近期,国家电网在《分布式电源并网意见和规范》修订版中也是紧紧跟随国家政策步伐,落实了电网公司将为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项目备案服务,并按月集中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备案,同时电网公司要为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的分布式电源项目提供补助电量计量和补助资金结算服务。
不得不说,2013这一切利好政策的发布,大大简化了分布式电站的建设流程,为分布式安装者带来福音,也为分布式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分布式发展的“拦路虎”
1、地方政策有待细化及出台
国家能源局今年11月18日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中明确由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管理,但是没有明确是由哪一级。而且,关键在于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具体备案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由于各省级具体备案办法仍未出台,因此市县级管理部门如何办理仍成为问题。
据最新了解,浙江某地区在浙江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尚未出台之前,率先发布了《关于近期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该地方政策中明确说明是进行摸索性备案,具体操作由各县市自行把握,虽如此但仍规定了:备案项目由项目屋顶企业向所在地地镇、街道平台向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然后向商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后出具初审意见;初审同意后,项目实施企业编制实施方案。
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如何备案的问题上,某市供电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对文件内容,供电公司已经研读,但国网总公司还没有下文落实,所以市供电公司暂不执行。因此电价补贴暂不能办理。
同样的国家政策,各个地区的执行力度和结果却大相径庭,政策的实施增加难度,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分布式发展的步伐更加缓慢。虽然国家政策上给予了明确的指示,但当分布式遇到“中国化”后,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这条光明大道上仍布满荆棘。各省市县层层机构具体政策细则的出台仍需时日。国家政策如何良好的贯彻实施,这或许是相关部门应该深思和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2、投资收益周期长
随着分布式相关给力政策的不断出台,分布式投资与发展也成为很多从业人员的创业突破口,为拥有伟大抱负的光伏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很多人从光伏白领摇身一变成为分布式创业公司CEO。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大型电站或分布式建设的丰富经验,以及光伏行业的广阔人脉资源,再加上在大型企业中相关的管理经验,经营这样一家公司对他们来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笔者从他们中了解到,随着现在家庭分布式在全国星星点火式的发展,很多普通家庭人的周围出现了成熟的小型分布式电站,面对发出来的电既可以自己消纳,多余的电还可以并网卖给电网,不仅可以拿到卖电的钱国家还给每度0.42元的补贴的诱惑,人们似乎看到了一条投资的好渠道。但当他们详细了解后有安装打算的家庭却很少,什么原因使他们面对如此好的投资机会时却怯步了呢?投资收益周期长无疑成为人们怯步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度电补贴0.42元,补贴期限20年,部分地区另外还给予初装补贴或额外的度电补贴,用不完的电量可以卖给电网,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电价上网电价收购,其中江苏省是0.455元。根据计算,就算在现行政策的扶持下,投资建设一个家庭分布式电站,预计7-8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其实,投资收益周期长换句话说就是发电成本高,虽然光伏行业在经历几年的行业整合后,成本较之前大幅度降低,但相较于传统能源而言还不具有经济上的竞争优势。而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并形成与传统能源的竞争优势,需要行业整体良性发展、产业链各环节的良好配合,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才能达到降低发电成本的效果。
3、智能电网、储能等配套技术限制
从本世纪初,基于新能源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电网进入智能电网发展阶段。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
而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还处于摸索和开拓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需加快推进关键环节的突破。在今后需要加快建设特高压网架;加快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使电网具备故障自愈能力、适应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加快发展的需要;以及加快提升电网互动能力和构建全国电力市场体系。
据笔者了解,国家级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企业都已经在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不仅与国外形成互通机制,我国自有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制定等已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作为分布式发展中一项关键技术,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能有效调节系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使大规模光伏发电方便可靠的并入常规电网。
那储能技术发展又如何呢?其实从发展时间来看,储能本身不是新兴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达到类似美国、日本将储能当做一个独立产业加以看待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的程度,尤其在缺乏为储能付费机制的前提下,储能产业的商业化模式尚未成成形。
除了上面两个因素,分布式发展中也存在其它问题,但这些问题也可能没有我们预期想象的那么糟糕。以德国为例,德国从2005年可是启动光伏市场以来,主要发展的是屋顶分布式。从近8年的实践来看,光伏发电的电力质量对电网的影响的担心没有任何问题;另外一点,光伏发电受气象条件影响,随着光伏屋顶电站数量的增加,不仅没有放大,反而有相互抵消的作用,也就是说,屋顶分布式安装的越多,对整个电网来说越稳定。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