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之路
中国的光伏产业总得找个出路。
中国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发展光伏产业,短短四年间,中国的光伏产能已经占到世界的80%。自中国大规模生产光伏产品,世界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了四分之三。如今承诺不超过700万千瓦的出口量占到欧洲市场的60%,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下降,更是在短期之内给中国光伏产业的扩张划上了一个巨大的休止符。中国光伏产品产量的70%出口到欧洲,10%出口到美国,20%在国内消化以及出口到其他市场。当需求最大的欧洲限制了需求空间,中国的光伏企业只能另谋出路。
即便欧洲对中国出口不设限,欧洲本身对光伏的需求也没有什么增长空间了。波兰华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GunterHeiduk表示,德国以前是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但使用新能源的成本太高了,并且德国的太阳能资源并不充裕,经常遭遇阴天。“过去两个月都没怎么见到太阳,太阳能在德国前景堪忧。风能可能还好一些,但运输成本也很高,”Gunter说,“目前对德国新能源的期待很高,希望2020年新能源能占德国能源使用的20%以上,但新能源的发展只能慢慢向前推动。”
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南欧国家大多身陷债务危机的泥潭,难有心思顾及新能源。西班牙是欧洲光伏发电较多的国家,但面对当前超过26%的失业率,西班牙政府对光伏发电的扶持恐怕难以指望。
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10%的美国市场本身能源充足,加上页岩气正在成为其开发重点,其对光伏发电的需求并不旺盛。其他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要么用不起光伏电能,比如非洲;要么尚无大量需求,比如中东。转变出口市场一时也难以消化掉多少产能,而投资欧洲光伏企业并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中国光伏产业过剩产能的最好出路,恐怕只能是自我消化。
这一点中国政府也已经非常明了。中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从需求来看,中国也是光伏发电最有潜力的国家。西藏、青海、甘肃、新疆自古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也有许多大容量的光伏电站,但目前光伏发电并没有大规模应用。究其原因,除了光伏发电的成本高企,还有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光伏发电量不稳定难以调度,因而难以并网;二来有大规模光伏电站的西部地区用电量并不大,而想要将电能输送到东部城市,目前的电网能力尚不足。
好在这一问题正在得到重视。7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称,到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万千瓦(35GW)以上,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意见》还首次明确提及“对光伏电站,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招标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发电企业按月全额结算;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立由电网企业按月转付补贴资金的制度。”据悉,明确的光伏电价补贴额度将于8月正式公布。据国家电网的消息,7月17日,江苏分布式光伏电站纳入电网统一管理。7月18日,国家电网开始实施面向高海拔、大容量移动式光伏并网试验检测及分析评价的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对保障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排名靠前的光伏企业均在努力减弱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各大公司多将战略重点放在国内。其中,一些企业正在努力往下游走,发展大型地面电站。其中,英利制定了“334”战略,即未来,英利光伏产品的市场分布将是30%地面,30%屋顶,40%分散式、独立式。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为了应对欧盟“双反”,阿特斯正在考虑在海外建厂,并且已经考察了一些地方,将范围圈定在东南亚地区。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在新能源领域,光伏技术一直被视为清洁、高效的代表。然而,2023年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年份。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不少光伏企业陷入了困境,甚至走向了倒闭的边缘。
光伏行业光伏企业光伏市场3月21日,“PAT2024爱光伏一生一世”先进技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本次会议以“领势而动 智见未来”为主题,从技术和产业层面深入交流产业升级与下一代光储充技术的发展动向,深入探讨在当前光伏、电化学储能成本快速下降并已初步具备协同发展基础的条件下,如何推动构建光储协同的光伏装机模式,破解电网消纳压力和突破光伏装机瓶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光伏行业王勃华双碳目标3月19日,海源复材公告宣布,经与全椒县人民政府友好协商后签订《解除协议书》,决定终止项目合作;并将滁州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 380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滁州能源公司股权。
海源复材TOPCon光伏电池光伏行业3月19日,第十一届广东省光伏论坛“钙钛矿专题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来自钙钛矿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钙钛矿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解决方案展开了深入讨论,为行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钙钛矿光伏行业光伏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