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进入追溯期,订单就开始减少,到目前,同比下降60%。按照此次欧盟反倾销宣布的税率走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青岛创铭新能源有限公司王忠锋告诉记者,目前,欧盟市场仅占企业出口份额的5%,而且摇摇欲坠。
从6日开始,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关键器件,正式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2012年9月开始,反倾销调查、公布调查名单、增设追溯期、千家欧企上书求情、意见分裂的投票表决,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几近成为一部“剧情片”。直到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并表示,如中欧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青岛光伏企业对此“伤透了心”。“提价减单”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欧盟市场份额所剩无几。青岛光伏企业一方面通过“再加工”规避“反倾销”,另一方面将市场焦点转移到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而对于未来,他们更加期待的是“分布式”带来的国内市场的大启。
11.8%:提价减单
11.8%背后,对于青岛光伏企业意味着什么?“这个税率意味着两个选择:要么维持原价,企业自己承担税率成本;要么提价将税率成本加进去,但这样就意味着订单将大幅下降。”青岛海林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杨勇表示,目前形势对于青岛光伏企业而言,非常严峻。
看似有两种选择,而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并没有可选性。据王忠锋透露,目前,创铭出口的光伏组件的利润空间已经根本“没有水分”,承担11.8%的税率直接意味着亏损。企业提高价格维持生存,意味着订单量的大幅下滑。3~6月,企业欧盟订单同比下滑60%。不仅是下游组件企业,光伏上游产业洗牌也异常残酷,海林电子从事切割液生产,据杨勇透露,近期,有不少同行黯淡退场。
这是青岛光伏企业的共同难关。据行内人士透露,青岛光伏组件出口企业不到15家,营业额多处于百万与千万之间,而光伏组件的利润空间仅为10%左右。这意味着青岛光伏企业遭遇11.8%税率之后,“提价减单”成为唯一无奈之选。“几个月前,从3月6日,光伏追溯期开始,出口欧盟的产品价格已经在悄然提升,企业把税率慢慢加进去了。”青岛北电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凡表示。
然而提价却“如履薄冰”。“11.8%或许还可以与客户商量,共同分担,但已经麻烦重重。如果8月份,升到47.6%,那就完全没有回旋余地了,我们跟欧洲本土产品相比,将完全丧失竞争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岛光伏贸易商告诉记者,最近他不断收到风声,江苏、浙江一带,中小光伏“倒闭风”开吹,对于青岛他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