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不仅是北京电力的消费者,也是一名生产者。我的光伏发电装置成功并入国家电网,这对我个人是一小步,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将是一大步。”顺义的居民如海(化名)激动地对笔者说。
从昨天起,如海在自己家屋顶和阳台装配的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将每天发电10度,而这10度电已顺利并入北京电网,由市电力公司每半年与他“结算”一次。如海发1000度电,可得400元。而本市首例家用光伏系统的成功并网,或将成为国内中小型光伏系统市场启动的开端。
个人光伏发电首次成功并网
一座地上三层外加半层阁楼的联排别墅的中间一栋,是如海的家,位于北京顺义区北小营镇水色时光二区。一眼望上去与邻居的房子并无区别。但是仔细一看,这座房子的屋顶和阳台外墙面上布满了薄膜和多晶硅电池,实际上,这里已变身为一个小型的“光伏发电厂”。
顺义区北小营镇水色时光二区66栋楼105号楼顶,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晶硅式太阳能电池板。
昨天上午10时,这座房子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远道而来的不仅有国家电网北京公司和顺义分局客服部及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还有闻讯而来的笔者、光伏发电的相关公司和业务人员等。
笔者在如海家门厅看到,两个电表并排安装在墙面上。左边的电表显示为“000”,这个电表在如海的光伏发电装置成功并网后,将用来计量并入北京电网的发电度数;右边的电表则显示出一长串数字,这是居民家都在使用的电表,用来计量如海家实际消费的电力度数。
如海家二楼、三楼的南侧阳台,外面的玻璃窗上都被贴上了类似汽车防爆膜一样的薄膜。在三楼露台上,顺着木梯爬上屋顶,可以看到用铁架子固定的6大块多晶硅组件及薄膜组件。这些就是光伏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申请到发电35个工作日
随着发电现场总指挥的最后一声令下,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合上并网微断开关。北京市第一个个人申请分布式晶硅+薄膜、屋顶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的发电并网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