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赛维LDK单日近2%的涨幅,无疑给很久没从光伏业听到什么好消息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惊喜。
这一惊喜源于江西赛维当日宣布,公司已与一家名为“江西恒瑞新能源”的公司签署股权购买协议。恒瑞公司同意以每股普通股0.86美元的价格,购买此次增发前,占赛维发行在外总股本约19.9%的股份。更重要的,接手的“下家”分别是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组成。
与此同时,同样处境困难的无锡尚德,公司有关负责人10月23日也表示,尚德及施正荣从来没有拒绝过政府的救助。
政府接手光伏企业,看来正在成为光伏企业能否走出困境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眼前唯一的出路之一。
我们说,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市场的“无形之手”难以发挥作用,或者说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利用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进行调控、干预、甚至救助,并非不可行。一定程度上,还是必要之举。
但是,怎么调控,如何干预、用什么样的方式救助,却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和把握的问题。因为,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运行,不仅会受到来自于市场内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来自于市场外的因素的影响。
对光伏行业来说,出现今天这样的现象,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手段等客观因素之外,与我国光伏企业一哄而上也是密不可分的。诸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只看到光伏行业的利益一面,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在没有对技术、市场、前景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研判的情况下,就纷纷跳入到这个行业。一方面,多数光伏企业投资巨大、技术落后、转化率低、投入产出效益差。尤其是跟风进入的企业,更是项目未竣工,市场已低迷。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紧紧抓住了中国光伏行业已经严重产能相对过剩的“弱点”,实施了“双反”等贸易保护手段。虽然我们可以利用世贸规则,与他们进行抗争,但是,先不说能否打赢,仅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等到那个时候呢?
也正因为如此,包括赛维、尚德在内的曾经的光伏巨头,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破产的危险。为了不让这些企业从曾经的辉煌在短时间内走向衰败,也为了不给中国的光伏行业和投资者信心造成巨大的打击,政府出面救助光伏企业、光伏行业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毕竟,救助本身也是对欧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行为的一种对抗。
问题在于,按照目前光伏行业与企业的现状,有多少企业可以救助,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救活呢?会不会出现政府的钱投下去了,企业最终还是救不活,结果,把政府也拖垮了,或者把参与救助的国资企业也拖垮的现象呢?如果这样,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