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顿时让国内光伏产业陷入困境。一方面,是企业和学者高呼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官员本月26日表示不是中国产能过剩,而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抑制了市场需求。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光伏产业链尤其是最上游原材料多晶硅在中国的发展史。
大约在1970年代,中国多晶硅产业进入鼎盛时期,约有20多家制造企业,但生产水平低下,规模较小。到了199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一轮低价倾销后,这一产业全军溃败,最后只剩下完全依靠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四川峨眉739厂一家以“峨眉半导体研究所”名义维持每年几十吨的试验性生产。套用当下的说法,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起步阶段遭受国外技术封锁,中期覆没则因为发达国家的不正当贸易侵害。对此,民企敏锐捕捉到了市场空间。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投产的多晶硅年产量从两三百吨发展至4.5万吨,光伏产业原材料自给率由几乎为零提高至50%左右,形成数百亿元级的年产值规模。不过,从2009年开始,多晶硅的市场价格已从2008年畸高时期的300美元/公斤猛跌到当下30-50美元/公斤,近乎10倍的暴跌。为应对目前的贸易摩擦,国内企业自身调查显示,导致多晶硅进口价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国外政府的高额补贴。
还是用数据说话吧。2008年国外进口到中国的多晶硅为1.7万吨,到2011年达到了6.47万吨,年复合增长超过56%,价格也伴随着下跌,2001年进口价比2008年下降了71%,其中2009年下跌63%,2010年下跌21%。国外大量出口的同时,市场自身份额很小,美国2011年6.5万吨多晶硅产量留在国内使用的不足3%,韩国的多晶硅消费市场几乎为零。
从多晶硅进口到中国的价格看,已低于世界市场平均成本,更在全球最领先的多晶硅生产成本之下。
也在这一时期,2008-2009年国内约有43家大型多晶硅企业开始规模化量产。不过,目前仅剩8家企业在生产,企业停工率超过80%。如2011年12月,成立于2008年、投资过10亿的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成为国内第一家破产的多晶硅企业。可以看出,这一产业的遭遇正在复制着改革30年来其他产业由兴而衰的历史。
事实上,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生产的核心技术在于提纯,但提纯环节的高技术、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性质决定了国内多晶硅产业不可能在持续较长时间亏损或低利润的情况下运营。
从光伏产业链各个企业自身而言,其高度扩张的背后,亦是目前遭遇贸易摩擦危机应对疲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无锡尚德太阳能就是一个典型。
由于原材料多晶硅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八成以上,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后,尚德开始谋划涉足产业链最上游市场。
受制于目前的市场,尚德主力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大打折扣,在本次“双反”中可能遭遇最惨的损失,而多晶硅市场上砸入的大量资金更无法在短期内带来降低成本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