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光伏组件的10强企业中,中国就占了一半,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光伏大国”。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光伏大国,目前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进口,98%的销售依靠出口。目前的整个行业利润严重下滑,整个行业不景气,许多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
光伏企业盈利难
“从产量上来说,我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光伏大国,”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申林博士告诉记者。光伏已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与国际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的产业。
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10强:尚德电力(中国)、FirstSolar(美国)、英利绿色能源(中国)、天合光能(中国)、阿特斯(中国)、夏普(日本)、晶科能源(中国)、SunPower(美国)、韩华(韩国)、京瓷Kyocera(日本),其中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形成包括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光伏设备制造及一些光伏配套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0余家,从业人数约为30万人,涌现出一批诸如天威新能源、无锡尚德、英利等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并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利润严重下滑,整个行业不景气,许多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
“随着近两年国内外多晶硅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产量持续增加,多晶硅供求紧张的矛盾趋于缓和。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大多数多晶硅企业生产出现亏损,目前已有近80%企业停产。” 这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日前组织召开的多晶硅产业专题座谈会上的说法。
停产情况在多晶硅大省四川表现得比较明显。据相关媒体报道,四川是国内多晶硅生产最为集中的区域,在工信部公示首批通过行业准入审查的20家多晶硅企业名单里,四川就占有6家,另外未被纳入的还有几家。不过,目前仅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和四川瑞能维持生产,其余都已停产。
记者查阅了几家上市公司的公告,位于四川的川投能源在去年11月发布了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停车技改的公告,12月又发布了关于托管的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临时检修停产公告;乐山电力在12月也发布了乐电天威硅业公司停产技改的公告。
“我们停产的多晶硅项目还没有复产,行业确实不太好。”涉足多晶硅的岷江水电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