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用“困顿”来形容目前的光伏产业现状恐怕并不为过——对于国内光伏企业而言,冷意悄然来袭。
在经历了产能过剩、技术空心化、“301调查”等诸多问题之后,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或将再一次陷入泥沼。“这一轮的调整比预料中来的早一些,但却是无法避免的,是该到国内光伏企业交‘学费’的时候了。”无锡某上市光伏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没有胡萝卜的“大棒”
如果说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多数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施压做法,那这一次,美国人则寄希望于直接给发展中的国内光伏产业一记重拳。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9日,总部位于德国的太阳能电池巨头SolarWorld美国公司联合其他6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称中国75家相关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进行倾销,要求美国商务部及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调查,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
消息一出,来自中国光伏企业界、协会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反对声四起,但11月9日,美国商务部仍正式对中国光伏业展开“双反”,即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也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曾经想到过这种两头在外的产业发展模式会遭遇弊病,只是没想到来得这样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企业人士对此颇为无奈。
据悉,“双反”正式启动后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今年12月5日,美国商务部将决定对我国光伏企业反倾销和反补贴是否成立,二是明年1月至3月,美国商务部将决定具体的惩罚性关税比例。
“对有些企业而言,资金链已经开始紧绷了,如果市场再出现大幅度波动就意味着死亡来临。”上述人士说。
对于“双反”调查将产生的影响,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相关机构的初裁有三种可能,一是倾销不成立,调查将被完全撤销;二是证据不足,继续调查;三是倾销存在,调整关税。一旦初裁完成并形成对中方不利的决议,美国很有可能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即使经过政府斡旋,最终只征收10%的关税,中国光伏企业也难以承受。”
同样是因涉及清洁能源行业补贴问题,去年10月一度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美国发动的“301调查”后因证据缺乏不了了之,如此一来,此次“双反”调查也有很大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