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中国光伏产业中,特别是现在发展比较好的这些企业,既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又利用成熟技术达到快速扩张。形象地说,就是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线拿来,快速复制。
二是,这些企业正好是赶上了欧洲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通过创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在很短时间内,使我们国家光伏产品的成本达到了全世界最低。
这里面,有没有技术的功劳?答案是有。虽然仅是一些辅助设备,一小部分关键技术设备的进步和局部工艺的改进,但这已经使我国的生产成本具有一定优势。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家企业是真正靠技术成功的。所以我觉得,中国光伏行业下一步发展,从立足于长远的角度看,要拥有核心技术。
应建立国家级实验平台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到今天,从市场环境来说,依旧是靠国外市场,这存在很大的外部风险。国家也注意到了这点,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能源局提出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服务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如何建立,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考察了一些光伏技术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它们的特点基本上都是先建国家实验室,有了这个公共的平台,再持续地做出台政策法规、加大科研投入等事情,使本国的光伏产业得到全面系统的支持,然后整个产业也随之得到发展。
我们的光伏产业现在是世界第一了,可至今仍没有国家的公共实验平台。有人会说,中国也有国家级的这个中心、那个实验室,但是,我反问,有哪一个中心,哪一个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的职能?前一段时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跟中国科学院搞了一次头脑风暴活动,他告诉我,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美国有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美国政府给它一定职责,包括召集建立公共实验平台,帮助美国能源部组织课题及进行实验研究。从长远考虑,我们国家应该着手建立国家级公共平台,其职责应该包括从研究到技术转化,人才培训,如何吸引资本投入等方面,我认为,这才是完整的产业链服务体系。
结合实际制定发展思路
中国光伏企业还是要重视差距,立足长远。在座的企业可以自问,我们的技术实际状况是个什么样?我想,大家都很清楚。随便拿出一个国外实验室,我们企业与之在研发水平上,都相差一大截。因此,需要全行业达成一些共识,也就是说,国内不要总把“世界第一”挂在嘴边上。否则,谁还会给政策优惠,谁还会给你经费支持?
因此,我认为,中国太阳能行业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路。对此,科技部提出了“1234”的发展思路,我个人非常认同。所谓“1”,就是一个目标,即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利用,达到和常规能源竞争的目标;“2”是两项任务,即完成光伏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利用的任务;“3”是三类电池,即晶硅、薄膜、第三代新型电池,三者之间怎么取舍,现在的观点是:应该让这三种电池技术齐头并进发展,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4”是四个领域,即从材料、器件、生产装备到系统要全产业链布局,同时要形成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要加大对光伏产业的宣传
我坚信,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从补充能源,到替代能源,再到主要能源的过程。在未来,到2050年,特别是2100年以后,太阳能最可能成为主导能源。什么是主导能源,就是第一份额的能源。很多人可能不认同我这个观点,但是没关系,我觉得这是对一个行业发展的未来定位。如果没有这样的定位,怎么去制定所谓的路线图,以及这个计划、那个规划。
定位确定了,就要加强宣传。这一两年在开会的时候,我碰到了很多对太阳能发电不太了解的情况。我去年参加了一个研讨会,当时有一个院士问我,说在政协开会时,有人说搞太阳能,高耗能,高污染,在整个生命周期里,耗的电比发的电还多,那我们还搞这个有什么用?说当时没有人能回答。我介绍说,这个已经是早有定论的,不需要争论。按照能量回收期来看,晶硅电池从生产、运输、地基、支架都算下来,耗能是相当低的,能量回收期也就是两年多点,至于薄膜电池,就更低了。
有一次,有一个政府部门给国务院写的报告也是同样的观点,后来几个专家一起准备了一个解释说明的资料,上报给科技部。我算了一笔账,按照当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的规划目标是2000万千瓦,这相当于消耗多少金属硅呢?也就相当于现在三个月生产的金属硅的量。就算2020年太阳能发电达到5000万千瓦,我们现在半年多时间生产的硅量,就可以满足全部需求。我国已经是金属硅的出口大国,目前半年多的产量就能满足未来10年的发展需要,能说是高耗能吗?
由此看来,我们整个光伏行业的人,包括企业、学者以及研究机构都要注重宣传,把一些事实带给公众、决策者,从而创造一个中国光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树立国内市场的信心
眼下,对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这块,政府部门、光伏企业、研究机构各方面都非常关注。但问题在于,这些相关方往往各说各的,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出了一些力图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的规划,正是由于彼此间沟通不够,使我国的光伏市场启动不顺。因此,我强烈呼吁,这个产业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电网、企业、业主、系统),大家能够真正坐在一起,来共同制定一些东西,实现共赢。
作为企业来讲,目前光伏产业的总体势头是好的,虽然面临的竞争和成本压力都很大,但在这个特别时期,我们更要树立公众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信心,不能仅考虑低成本,而用劣质的硅料来做组件,尤其不能将这些组件,装在国内的电站上。企业应该从整个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出发,加强质量监控,只有如此,才能收获国内对光伏市场的信心。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