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双流突破:量产“中国造”薄膜太阳能电池

来源:Solarbe.com发布时间:2011-06-16 09:32:32作者:索比太阳能

  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编年史上,“6月15日”、“四川双流”将注定成为里程碑式的重要符号。

  这一天,由汉能控股集团投资兴建、目前全球单厂产能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汉能控股集团布局全国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经过近一年的高效施工建设与设备调试,四川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一期建成投产,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实现1000MW的年产能,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7亿元,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其他新能源关联产业的发展。

  “中国造”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双流实现量产重大突破,这不仅是汉能进军光伏产业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是双流、成都构建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坚实的一步。

  背景资料

  汉能控股集团

  汉能控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单位。公司成立于1994年。集团总部设于北京,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北美、欧洲、亚太等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已建、在建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约6GW,已建风电总装机131MW;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导,在四川、广东、海南、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投资建设太阳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到2012年,预计各基地总产能将超过2GW。届时,汉能控股集团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成都光伏产业开启新篇章

  15日下午,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彩旗招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业界代表见证了我国新能源发展史上重要篇章的开启:四川双流一期300MW薄膜太阳能电池投产。

  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弱光响应好、能量返还期短等突出优点。与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相比,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平均发电量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光伏电站,更适用于居民屋顶发电、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汉能控股集团凭借自身的科研团队和技术优势,对第二代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硅基薄膜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300MW,电池光电转换率达到10%。

  四川双流太阳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是汉能控股集团光伏太阳能产业第二个生产基地,基地主要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

  2009年10月,汉能控股集团与双流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并于12月注册成立四川汉能光伏有限公司。

  2010年6月29日,汉能双流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在双流开工。今年4月25日,项目成功实现试产,15日生产线正式投产。投产的一期项目产能300MW。

  国家战略下的“双流突破”

  为什么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率先在双流取得重大突破?

  “这得益于双流人前瞻思维、战略眼光和敬业务实。”有专家如是评价。

  今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双流县再次荣登 “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榜首,并获得“中国低碳政府榜样”荣誉称号,县委书记高志坚获得 “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先锋人物”称号。

  为何地处内陆的双流能占领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引擎?

  “在新能源行业,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的经济形势给企业和地方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如是说。

  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因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长速度快、产业带动强的特点而被列为发展重点,这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转变能源增长方式、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凭借天然禀赋、自然资源、技术优势,成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和引擎,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条件。

  “我们当时反复想,一个地处西部的县城应该走什么路?调整产业结构,如果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要东部不要的东西,将永远处于追赶地位,无法实现跨越。”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回忆起3年前决策时的情形说。

  审时度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站在全球产业发展的高度,2008年,双流县委、县政府作出了战略性的抉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以新能源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抢占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先机。

  为此,双流采取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以新能源及其配套装备制造产业为主攻方向,在太阳能方面,重点发展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链和光热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在民用核能方面,重点发展核岛主管道、主泵等八大系统、常规岛系统关键部件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在风能方面,重点发展变频装置、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及输配电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肩负时代使命,双流果敢地率先树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旗。

  ——从无到有,双流新能源产业承载体,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全省 “15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特色产业园区。从2008年到2010年,开发区销售收入从8亿元跃升至138亿元。

  ——由弱到强,目前开发区已形成全国技术路线最多、研发平台最高、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2010年先后被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命名为 “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010年1月31日,成都市确定13个统筹发展市管产业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在双流。目前,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已初具规模。2010年,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159亿元,位居“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园区百强”首位。

  随着四川汉能的投产,双流距千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目标越来越近。

  国家新能源基地彰显力量

  15日投产的四川双流项目,是汉能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双流新能源高地力量彰显的一个生动注解。

  “一个产业要想成为行业的龙头,必须突出产业的规模性、集聚性、增长性和创新性,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和国际化水平,走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双流决策者如是说。

  作为新能源领军企业,汉能集团目前已与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自治区,以及欧洲等地签订了约4GW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协议,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涵盖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电池生产和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电力投资和服务等全产业链整合的光伏企业。

  占领产业高端,汉能的战略与双流不谋而合。

  抢占制高点,双流新能源产业发展从起步就瞄准这一领域的先进水平,引进的新能源企业大多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打破了多年来国际市场的垄断,引领着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领跑光伏产业,双流高位求进。

  “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连续15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榜首的双流县,在“两率先两示范”和争先进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全新战略目标,着力推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今年1-5月,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亿元。

  “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千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双流县县长周先毅表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起点谋划,双流县用“产城一体”的理念,建造“新能源产业城”。随着产业配套的日趋完成,聚集效应也越来越突显。

  目前,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已聚集了汉能光伏、天威新能源、新光硅业、中汉电力等重大新能源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720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汉能光伏、天威新能源、新光硅业等为龙头,以南玻集团光伏特种玻璃、新源圣光等为配套的太阳能产业集群;以川开集团等为龙头,以瑞迪机械等为配套的民用核能产业集群;以成都佳电等为龙头的风能产业集群,形成了“多个研发中心聚集、多条技术路线并进、多种品类产品产出”的产业发展格局。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晶硅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价比之争

晶硅电池与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价比之争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太阳能电池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这两种主流的光伏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展现出各自的性价比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

晶硅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
2024-04-15
薄膜光伏两起两落,或将回归平稳!

薄膜光伏两起两落,或将回归平稳!

薄膜太阳能电池(以下简称薄膜电池)是晶硅电池之后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其在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中占比最高曾达30%以上,是光伏发展历史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部分。薄膜电池按材料种类不同可分为硅基(a-Si)、碲化镉(CdTe)、铜铟镓硒(CIGS)、砷化镓(GaAs)薄膜电池等,其中碲化镉薄膜电池组件是商业化最成功的一种,也是在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占比前十中的唯一一种薄膜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企业电池生产
2022-06-09
纯相二维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问世

纯相二维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问世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首次成功研发纯相的二维钙钛矿薄膜及其高稳定性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能源》。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

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技术
2020-12-03
太阳能过氧化物初创公司Evolar获新投资,加速推进商业化应用

太阳能过氧化物初创公司Evolar获新投资,加速推进商业化应用

太阳能过氧化物初创公司Evolar获得了挪威可再生能源投资公司Magnora的投资。Evolar的目标是快速实现这一技术的商业化。Evolar公司是从Uppsala大学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小组团队分离出来的,发起人还包括Solibro公司背

Evolar太阳能过氧化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2020-11-20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双流突破:量产“中国造”薄膜太阳能电池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