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追问六九硅业

来源:《能源》发布时间:2010-05-06 22:38:32作者:王睿

  从一年前爆出0.69元/度的最低电价震动光伏业,到4个月前宣布六九硅业试车成功,英利至今没有摆脱外界的质疑。

  文|本刊记者 王睿

  进入英利集团旗下的六九硅业有限公司厂区,行政部经理张明利开始禁止记者拍照。“这是机密,内行一看就明白了。当年大庆油田的一张宣传海报,日本人都能分析出产量来。”

  在多晶硅厂家里,恐怕也只有六九还有机密可言。与主流多晶硅厂商普遍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用三氯氢硅工艺不同,英利选择了“新硅烷法”作为工艺路线,希望一步到位解决硅料生产为人诟病的“高污染”、“高耗能”问题。闭环生产无污染、从原料到产品转化率高、单位能耗低,是六九硅业宣传新硅烷法的卖点。

  在硅料价格连年暴涨,光伏产业拥硅为王的日子里,国内大量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并没掌握解决污染的核心技术,每制造一吨多晶硅,要生成10吨以上的剧毒副产品四氯化硅。直到现在,这也是国内硅料厂商最大的难题。

  “我们实现了真正的闭环生产,不生成四氯化硅,没有污染,没有废气,比国内其他的工艺路线先进。”上至董事长苗连生,下至行政部门最普通的员工,英利人4个月来对无数媒体重复这句话,他们声称能把硅料成本控制在每公斤28美元以内。

  一期投资25亿,抵押个人股权融资,六九硅业成为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商业传奇中最为惊险的一部分。一向低调对外的英利最近频频主动出击,媒体对六九硅业的报道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美。苗连生穿着运动装上了央视二套的《商道》,并组织集团全体员工观看写感想。

  六九硅业成功试产后,英利1号院里挂上了“全球最完整产业链”的牌子。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英利从建立之初就追求的“全产业链”终于名符其实。“1号院”不大,看上去像个四合院模样,如今保定的出租车司机更熟悉的是“英利三期”,行政人员们也等着搬到那边去办公。

  但走出英利大院,六九硅业的先进性尚未成为行业共识。光大证券(18.03,-1.14,-5.95%)的电力分析师王海生说:“挪威用这个方法的,产能也就7000吨,并没有特别优势。”

  6毛9背后的“筹粮处”

  半年前同行对英利的口诛笔伐似乎已被淡忘,虽然百度贴吧还残留着当时的战场。

  “摧毁光伏产业”、“导致德国反倾销”,在敦煌项目中报出6毛9的低价之后,各种指责以电话、邮件、论坛攻击帖等方式不时向苗连生和英利袭来。

  “当时投标6毛9,我们沉默了3个月,业内一片骂声。但六九硅业出来,我们可以做到不赔不赚。”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说,“骂多了,就谁都知道我们了。”

  那时,六九硅业已经在建,但外界还没人知道。英利的判断是,等投标项目启动,这边也差不多能生产了。“现在看来,我们的判断基本正确。”马学禄说。

  硅料不啻为光伏制造企业的“粮”,六九硅业的前身就叫“筹粮处”,是个“欺上瞒下”的神秘部门。2007年9月,英利集团的11个人组成筹粮处,筹建将自产粮食的六九硅业。除这11个人之外,只有少数几个高管知道筹粮处的隐秘战略。

  事实上,苗连生很早就开始琢磨自建硅料项目。2005年世界光伏市场逐渐启动,硅料价格一日千里,国内的光伏制造商开始跟国外硅料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手握定价权的硅料厂商提出,要签订长期合同,则10年内不能自建硅料厂。面相随和的苗连生表现出性格中强硬的一面,他不愿签长期合同受制于人,于是一直忍受短期采购的高价。

  英利一直声称是行业非硅成本冠军,高价硅料也有功劳。硅料的成本高,产品售价又得低下来,只好在非硅这一块拼命想办法。

  筹建硅料厂,自然也不能让合作供货商知道,否则要被人卡脖子。“保密”成了六九硅业从筹建至今的重要工作,这直接导致最初项目报备的困难。“刚开始不敢说是什么项目,又拿不出东西来,报什么?”当时11人团队中负责项目的张明利回忆,光跑地皮就跑了三个月。到了建设阶段,英利特意找了个台湾的设计公司,因为“保密性强”。

  除了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张明利还要和同事一起接受专家团队的定期培训,熟悉工艺流程。“全是英文资料啊,真的很头疼,那几个月就是翻字典,查书。”这个技术专家团队有19人,来自不同地区和公司,据称苗连生为此花了几千美金。

  在张明利最早看到的资料里,很多数据还是空白的。现在六九的工艺流程图已经公开,但关键的设备参数和反应温度仍然绝对保密。“我就是给你这些物料,不告诉你反应温度,压力,你弄不出来。”

  争议“硅烷”

  成本更低的硅烷法之所以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选择,一个主要原因是硅烷气体安全性差,遇空气就爆炸。

  “硅烷很难弄,要大批量进口,运输途中容易爆炸。”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硅烷法在国外也是很少的,不好做,所以大部分企业都放弃了。

  不过从六九硅业的工艺流程图上看,硅烷是在反应过程中直接生成的。王海生表示,安全问题主要在运输途中,如果自己能生产出来,则另当别论。“我再仔细研究一下,比如它反应是否平衡?全部能供应还是要进一点?”

  日本的小松公司采用此技术,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后来没有再推广,这使其他厂商对此更加谨慎。

  六九硅业大部分设备的操作在中央控制室完成,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机器开合,并监测现场。在操作员田雪的讲解中,安全防护系统占了绝大部分。监测不同可燃或有毒害气体的探头布满厂房,一旦气体泄漏超过设定值,就会启动声光报警装置,并在中控室显示。中控指挥员可以通过广播网系统调度现场工作。接下来,紧急停车系统会中止所有设备运转,同时地面废气燃烧系统将废气通过管道导入两个燃烧塔,烧掉后主要生成沙子和水。

  “目前这套安全保障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方面总共投资了2.1个亿。”张明利说。

  但前述业内人士反问记者:“硅烷法也不是什么新技术,为什么世界七大厂商多年来一直用改良西门子法?因为它是最稳定可靠的,而且也能闭环。”受困于污染问题,国内的硅料厂商也开始努力做到闭环生产,尾料四氯化硅经过反应,再变成三氯氢硅,进入循环。“现在大企业都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行特殊,造成污染反而成本高,只有不污染,把尾料重新利用,成本才能降下来。”

  王海生去过四川的几个硅料企业,判断它们已经至少能做到90%的闭环,“因为厂房里闻不到味儿,不能说100%做到,因为90%再往上成本就呈指数上涨。”

  但英利认为,主流厂商仍然使用西门子法是因为完全更新技术路线和装备成本太高。“它讲究投入产出法,在榨干最后一分钱之前,不会放弃的。”

  在马学禄看来,六九硅业无疑选择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肯定地说,我们是处在领先水平。”

  血本何时归?

  六九一期需要25亿元资金,为了保密,也为了自担风险,苗连生用个人股权做抵押融资,打算建成投产后再并入上市公司。但是这个项目不幸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英利新能源股价下跌,融资渠道缩紧,苗连生的全部家底变成了债务。经过一系列对赌、谈判,最后仍然是上市公司英利新能源收购了六九项目。

  但危机也影响了市场需求,导致硅料价格猛降。做销售的许斌发现,自建项目反而成了与硅料厂商谈合约的砝码。“那些厂商知道你们建硅料厂了,现在又不好卖,将来英利自给自足,可能更卖不出去,所以现在降价卖给英利。”

  市场形势变化也影响着工艺路线的选择。薄膜太阳能电池一度因成本低于晶硅电池而获青睐,如今又随着晶硅成本的下降而失宠。同样,硅料价格走低也使新硅烷法的成本优势看起来不那么明显。

  最新的多晶硅进口价格已不足50美元/千克,一家太阳能企业负责人告诉《能源》记者,在这个价格上,国外厂商仍然有至少50%的利润。赛维的新闻发言人姚峰说,现在国内上硅料项目都有个目标,要把生产成本控制在30美元/千克左右,这样才能实现“微利”。

  28美元/千克的成本是否能如当初预计,形成新一轮竞争力?筹建六九硅业时,硅料的市价可是每公斤300美元-400美元,生产成本一般在50美元-60美元。

  张明利认为,这个成本还是要比成熟的传统工艺低。“虽然现在形势变了,从国内看我们还是有优势,主要在耗电成本这一块。”根据英利提供的资料,使用三氯氢硅工艺生产一公斤硅料耗电120度,硅烷法则耗电75度。“这还是国外成熟厂家的数字,国内的可能要到150度,甚至180度。”

  但江苏顺大和洛阳中硅的负责人都曾从具体技术环节出发,质疑硅烷法的综合能耗是否真能低下来,认为其生产成本优势有待实际运行考核。

  王海生则告诉《能源》记者,现在国内的改良西门子法电耗也在下降,差不多能做到100度。“到了100度以内,硅烷法就没什么特别的优势。如果六九硅业投资25亿,那要摊进成本,肯定是贵的。”

  “现在国内成本价格还是50美金,中能现在能做到35,估计它量大了,30左右还是可以。”王海生认为,从长期看,英利或许能做到28美元,但别人也能。

  六九硅业一期3000吨试产成功之后,将实现年产值12亿元人民币,利润5亿元。1.8万吨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6亿元,利润23亿元,总投资也将达到126亿。

  拼全产业链

  或许质疑者们忘了,英利是个全产业链企业,它生产硅料主要不是卖给下游商赚取利润,而是自用以降低成本。即便江苏中能或者洛阳中硅能做到30美元的生产成本,但它们只是上游硅料厂商,英利的最终竞争者还要付出中间的利润。

  “我们花这么大价钱做全产业链,第一不受别人制约,第二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张明利强调,“我完全自主,不受别人影响,哪个环节怎么控制,一目了然,这就是产业链的优势。”

  “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企业”,英利高管们引以为豪,但也经常听人说“应该走专业化道路”。目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的是尚德,而赛维称可将硅片切至160微米,是业内最薄的。

  马学禄不以为然:“走专业化道路需要社会分工上的默契配合,而且要非常精准迅速。”以多晶硅切片为例,每个厂商都想切得越来越薄,但其规模应用需要下游配合。

  “比方说我是专门切硅片的,你是专门做电池的,那我切硅片切多厚?我现在切200,准备切180,但你做电池只能做200的,切180我卖谁去啊?”马学禄称,切到多薄并不是特别的事情,关键是上下游能配合。全产业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迅速把技术创新产业化,在整体应用上体现。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赛维大量生产的硅片仍然是200微米的,因为“好多客户都喜欢200以上的”。

  提到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英利通常会强调:“我们能生产电子级高纯硅。”马学禄曾撰文指出,六九硅业事关高端硅产业链,并从电子级高纯硅起步,牵涉到功率器件产品、高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总之“不光是硅料的事儿,而是超越了光伏产业,于国家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儿”。

  但王海生提出:“就算它能生产半导体硅,国内市场需求也就一两千吨,全世界也就两万吨。”他说,现在洛阳中硅也要做半导体硅,可能放弃太阳能。“它要是做,全国市场都够用了吧。”

  不过,苗连生最在意的,似乎还是光伏行业的定价权。“英利说涨就涨,说不涨就涨不起来,全世界的话语权在我这。”有了六九硅业,他更加不怕挨骂,霸气十足。

  有人说,光伏业接下来的竞争是整体成本之争。英利新能源的网站上写道:与全球范围内的同类型企业相比,我们的优势更加明显——我们的全部生产线均位于同一生产基地,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中间环节成本。

  六九硅业尚未量产。英利的最新公告宣布,目前试产已经完成75%,年中有望实现全线联动。如王海生所言,现在能说的还只是理论成本。

  不管怎么说,英利和尚德的销量差距在缩小。它最终会凭借拼接完整的产业链,率先跃向平价光伏的终点吗?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光伏+九亮农业丨华为150K助力“牧光互补”年发电700万度

光伏+九亮农业丨华为150K助力“牧光互补”年发电700万度

5月,利津九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利津九亮农业”)牧光互补项目顺利建成,该项目将光伏发电技术与畜牧养殖活动巧妙结合,实现“棚下养殖、棚上发电”新型生态农业方式,成功建成当地首个牧光互补样板点。

华为智能光伏光伏逆变器
2024-06-21
中国电力:5月光伏售电同比飙升108.44%

中国电力:5月光伏售电同比飙升108.44%

中国电力公布了2024年5月及其前五个月的售电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合并总售电量达到11,449,220兆瓦时,同比增长28.11%。前五个月的总售电量为52,445,473兆瓦时,同比增长32.70%。

中国电力光伏售电量
2024-06-21
重庆国际复材荣获全国首批光伏组件用复合材料边框防火A级证书

重庆国际复材荣获全国首批光伏组件用复合材料边框防火A级证书

6月13日,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盛大开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太阳能光伏行业精英,探讨最前沿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CPVT光伏组件
2024-06-21
TCL光伏科技亮相Intersolar Europe 2024 展示突破性创新成果

TCL光伏科技亮相Intersolar Europe 2024 展示突破性创新成果

6月20日,全球光伏行业最重要的盛会——Intersolar Europe2024在德国慕尼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光伏行业内的优秀企业,TCL光伏科技成功参展,并于展会期间发布了一系列尖端技术和崭新的合作方案,进一步履行了其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能未来的承诺。

TCL光伏科技Intersolar2024
2024-06-2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追问六九硅业上方
关闭
关闭